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正视华团产业管理问题

马来西亚华团早期基于会务发展的需要,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多设法购置产业,设立永久的会所。
会所的筹建所费不低,经过会员的努力,社会的捐助,不少华团都先后落实会所的设立。
会所的建立满足了华团硬件的发展,软体方面除了开会之用,也提供会员一个属于自己的集会场所,对推动各项活动直接带来极大的方便。
然而软件的发展,受到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就不如预期,以致出现会所闲置,也无法发挥其原有的角色。
社会的转型,华团的功能也产生变化,从早期照顾会员的福利,转而更倾向于扮演公民社会的角色,其对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经营,有些华团早期购置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大幅升值,动辄数十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不等,其对华团的财务发展及经费来源因而奠定了稳健的基础。
但人事的变动,有些华团没有与时并进,造成会务停滞不前,加上会员人数锐减,面临发展的困局。
近来,华团出现产业管理的争议,就是由于缺乏制度性的管理所致。基本上,华团产业不应当视为个人的资产,也不应当是几个人就可决定华团资产的处理方式,毕竟它涉及社会的观感,也涉及过去已经过世会员及领导的权益,务必严谨看待。
把资产变卖作为捐助慈善的用途,虽然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为了避免引发无畏的纠纷,必须依法处理。但任何涉及产业的变卖,最终都应该建立制度,唯有制度化的管理,才可能避免人为的因素而使得产业不保。
把华团资产瓜分让会员平均分利,看来是照顾会员利益,但势将严重打击社会对公益事业/民间团体的公信心。华团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专业化来处理资产是必要而迫切的。因为内部的矛盾而导致资产变卖是不宜发生的。
 良好的财务管理,以及专业的稽查,将有助于使华团的账目更透明化,也不致出现滥用的问题。华团产业今天暴露的争议,所有的华团都应认真看待。

2012-7-20 主讲于森华堂主办
< 华团资产管理研讨会 >

拒绝公害.保卫家园 - “902劳勿绿色集会”

彭亨州劳勿县内的武吉公满山埃采金课题,已经使到一个原本安详的新村村民近几年陷入恐慌与不安的生活中。经济的发展难道可以完全驾临于人民的健康之上吗?谁有权力剥夺当地村民生命不受威胁的权利?今天举行的劳勿绿色集会是要向当局传达清楚的讯息:人民有权拒绝环境公害,有权选择保卫家园。
众人皆知,山埃是一种剧毒物质,它不单破坏生态环境、水源及污染空气,其对人体的危害更是巨大。那些无视武吉公满村民心声者,甚至提出要人民放心的保证是空洞的、不符常理,也是不负责任的。
事实一再证明,山埃剧毒难有效处理,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其受害者可能是几代人。武吉公满的村民有权力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受伤害,人民也不能当着这是一方一地的事,而应该视为与全国人民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如果当局一意孤行,罔顾人民心声,无视当地居民因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病痛伤残,全国人民应该坚决作武吉公满村民的后盾。
过去全球曾经发生多宗山埃泄漏意外,导致河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2002年,由国际矿物与环境理事会和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业界山埃法规清除指出:至今为止,并没有任何安全及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渗入自然界地表水源如溪流和湖泊的山埃毒物
澳洲莱纳斯(Lynas)关丹的稀土厂,台湾国光石化在柔佛边佳兰的投资完全无视我国社会强烈的不满与反弹,把别国人民拒绝的废弃物,我们却当着“宝”引进来,代价是牺牲人民好几代人的健康,代价这么大,当政者绝对不应为了发展而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危。
环保是与人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国家发展忽略环保可谓急功近利、短视与缺乏道德。其实重视环保的国家,才有可能持续性发展,人民对国家才可能有期待,有愿景。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今天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用狭隘及对立的眼光看待环保,以至把劳勿村民与全国人民的环保抗争视为“破坏”发展。
通过人民的力量,我们相信环境污染终将被赶出马来西亚,并还劳勿一块净土。

呼吁公民团体关注教育大蓝图---划一语文学习值得商榷

政府最近公布《2013-2025教育大蓝图》,概括性的评估和检讨我国教育的现况,隆雪华堂认为这虽是迟来的教育改革大蓝图。但是值得肯定,因为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竞争,这项教育改革是迫切的。大蓝图采纳国际的相关评鉴指标作对比,发现我国整体的教育素质,是在国际平均标准之下;换言之,我国的教育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空间。

1)小学教育的本质:
理想的小学教育,应该是在休闲与游戏过程中学习,着重人格的塑造,通过启发鼓励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知识的大量灌输。小学阶段的教育,不应背负太多超越他们的认知和能力的项目,例如教育大蓝图中多提出的国民认同、领导能力等等。隆雪华堂认为,这些构思固然良善,然而,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国民认同的灌输,应该安排在中学课程。至于领导能力的训练,小学阶段应强调学习、综合、应对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另外,有关“跳班”的做法,对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学习的接轨有负面的影响。这种急功近利的思维,不值得大力鼓吹和推崇。我们应该鼓励按部就班的学习。至于特别优秀和弱势的,基于因才施教的原则,应该当作特例处理。

2)语文的学习:
政府准备将小学四年级的国文课程划一,即国小和华小及淡小使用同样的课本,学习同样的课程内容。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有效的教学法,这种划一的做法可能带来反效果。语文的学习,可以分成母语(或第一语文)和第二语文的学习,方法和重点各不相同。在我国这个多元族群的社会,非马来学生应以第二语文教学法学习国语,一致化的学习安排可能带来反效果。我们不赞同华小为了强化国英文的掌握而增加上课时间,时间拉长,学习效果未必相对更好。

3)师资是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教育大蓝图所提出的转型计划是否能够如愿落实,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教育部提出未来只录取成绩最好的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作教师,然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显示,有志于献身教育的,不见得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换言之,个人的意愿和志向更为关键。
教育部应该鼓励对教育有热忱者担任老师。师资培训是重要的一环,让老师能够与时俱进,教学上胜任愉快;提供老师良好的环境和薪酬也是不可或缺的。

4)中学预备班:
中学预备班的存在和运作模式,是备受争议的一环。问题的症结是教育部或者个别的学校并不重视预备班,师资不理想,学习风气欠佳,结果学生学习成果不理想,导致一些家长甚至认为预备班浪费时间。

实际上,预备班作辅助学生的语文和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是教育部和学校认真以更认真地态度来处理。因此,我们认为,预备班有存在的必要;应该是改善预备班,而不是废除预备班。

5)技职教育:
教育大蓝图对技职教育着墨不多。我们认为中学阶段,学生可以朝向选择技职课程和技职学院两大方向发展。希望政府更大力鼓吹技职教育作为学生的一项选择,在大蓝图中提出更多的改善和转型建议。

呼吁教育团体和各华团关注和监督教育大蓝图的执行。

鼓励华裔加入公共服务领域

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经过这么多年的交往与融合,彼此之间并不会存在因为文化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格格不入。
为了促进族群和谐共存,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平台让族群得以交流与沟通。在职场上,华印裔与马来民族一起工作不应被怀疑。庞大的公务员系统不能反映多元种族的现象存在已久,我们认为必须认真看待与克服。
华印裔不愿加入公共服务领域也是一种错误的印象与理解,最近公务员招聘的活动清楚反映华人并不排斥加入公务员系统,公务员稳定的工作环境、良好的退休机制一向在就业市场是具有吸引力的。当前推动华裔积极加入公务员系统的努力必须强化与宣导。
在私人界的职场上,也并非全是华印裔,许多私立大学,工商企业界的工作岗位上也不少见马来裔,而三大民族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也未见有任何不相融的问题出现,有些还成为好同事、好伙伴。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华印裔不乐于与马来裔共事是需要纠正的。
对于那些有意从公共服务系统转往私人界发展的马来裔公务员,我们认为政府与私人企业界可以通过创业培训的方式,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援。职场转换的过程,通常需要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与企业要求,而非种族性的文化问题,因此通过学习与进修是能突破个人技能的障碍。
鼓励华裔加入公共服务领域与推动马来裔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私人领域将能有效平衡职场上族群分化的现象,有利于彼此的认同、并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带动国家的进步与族群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