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初探关中解决方案

关中是一所注册的私立中学;所有私立中学都得遵循教育部的课程纲要,并以国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然而,关中的情况有别于一般的私立学校,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以吉隆坡中华独中做为办学模式,希望纳入华教队伍,并公开宣布将以具体步骤实践华教特征。我们或可称之为华文私立中学,就像伊斯兰改革运动组织(IKRAM)所成立的私立宗教中小学,在国家课程纲要外,增加学校本身的教学行政特征。

就历史背景而言,关中确实称不上是一所传统独中,因为独中是我国1960年代教育政策变革的历史产物,华教的特殊现象。审视当今政治现况,除非重新修订《教育法令》,或者我国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否则政府恐怕不会轻易允许增建独中。

在关中的特殊批准过程中,包含了关丹华社甚至全国性团体的参与,其非营利性质再加上有关当局的政治考量,正副首相都曾公开口头承诺不禁止关中除政府考试外也可报考统考,这些特殊情况让华社为其定位议论纷纷,分歧不已。

这所华文私立中学(不是独中,但也不是具有贬损意味的“变种国中”或不知所云的“私立国中”),其模式可否视为华教运动中可待利用的狭缝,增加华校数目的突破口?让华裔子弟得以在华社创办的非营利华文私立中学,多些机会受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的薰陶。

华教领导可以集众人之力监督关中的发展,思考华文私立中学也可报考统考的问题。若担心此举会导致统考当局被对付(而不是个別独中),担负不起这重担,董教总也可召集全国华团大会,以众力为我力,以华社为后盾。其实,在华教奋斗的长河中,每一次的突破性运动,几乎都是汇集群众力量所促成的!

关中生考统考是“突破一点带动全面”的起点?还是导致决堤的缺口?在华社厌倦此喋喋不休內部纠结一段时日后,难道不应广招专家学者及华教各界人士对此课题进行集思广益?回顾多年前新纪元学院获得批文时,批文內强调仅能以国文为教学媒介。当时董教总领导层也曾再三广召同道深入探讨,分析研判各种可能遭遇的状况及其应对策略,最终毅然先接受批文,再力争出路,甚至议决开办一些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课程。回首来时路,这是有勇有谋的策略。

另外,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的案例也可供参考。若拘泥于批文中没有直接列明关中是华文独中,则可能因而自我阻塞了华教弹性发展的空间。

今日关中情况的确和当年新纪元学院被批准的情况不一样,但客观来说如今条件更为有利。正副首相在公开宣布允许一所私立中学学生考统考后,断不可能在短期內出尔反尔,以此治统考主办当局的罪。董教总应和关中同道齐肩策划寻求方案,以开阔的胸怀,欢迎关中加入华教队伍。当然我们也得强调法治精神,客观地评估任何解决方案的风险和后果,不可危害华教运动的长远利益。

针对关中生考统考问题,我初步提出以下三个解决方案供参考:

(一)以隆中华或其他独中领养方式,允许关中生报考统考,这可视为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但却能让关中生以及家长安心,此举也有助于关中的招生;

(二)董总考试局正式去函知会教育部关中生要报考统考,作为正式备案,若没收到正式禁止函件,则公开进行之。若教育部来函表明不赞同,则那是个政治角力,华社当为后盾,另谋应对策略。

(三)董教总独中工委会与关中继续以公开批文为终极目标,全力进行争取工作,若一日能获得正式批文,不失为全国华教运动的划时代突破。

目前关中课题呈现胶着状态,內耗了华社的力量,分散了华教人士本应专注寻求突破,以及拓宽发展空间的努力,真令热爱华教的民众不胜心疼惋惜。在采取任何方案之前,应尊重董教总独中工委会的专业操作,以他们的报告作为处理关中的主要依据。

在处理关中风波,华教领导若能掌握时代契机寻求华教运动新局面,进而领导华社扩大华教队伍,包括让更多华裔子弟,甚至友族孩子有机会受中华文化的薰陶,这种开拓性蓝海思维,正是目前我国华教运动迫切需要的。


27/9/2014

Friday, September 26, 2014

社会运动必须聚焦于政策的改革

关丹中学以及关中生能否考统考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表示华社非常关注华文教育的发展,不仅是维持现状,更重要的是华教的拓展问题。

众所周知,《1996教育法令》对华文教育的发展有诸多不利和不合理的限制。华教工作者当然不会划地自限;相反的,必须想方设法,借助各种契机,组织华社的力量,为华教谋求更广阔的前路。

关丹中学有别于1960年代形成的华文独中,关中的创立和批准过程汇集了华社众多的心力和关注,其非营利性再加上有关当局的政治考量,正副首相都曾公开承诺不禁止关中除政府考试外也可报考统考。我们必须充分掌握这些特殊和正面的因素。

目前关中课题呈现胶着状态,內耗了华社的力量,分散了华教人士本应专注寻求突破,以及拓宽发展空间的努力,真令热爱华教的民众不胜心疼惋惜。

在处理关中风波,华教领导若能掌握时代契机、结合华社拓展华教的意愿和努力,进而领导华社扩大华校队伍,包括让全国各地区的学子有机会受中华文化的薰陶,这种开拓性的蓝海思维,正是目前华教运动迫切需要的。

我们认同董教总在1997628日的文告中对《1996年教育法令》的基本看法,即在相关法令下,华文独中毫无地位可言。任何社会运动必须聚焦于政策的改革。

在发展华教的大前提下,在妥善处理法令条文的问题,个人乐观地认为,关中生考统考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个人希望讨论及处理关中问题的各方,能够遵守几个基本原则:

1 不要恶言相向,不要公开相互指责,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出主观的意愿以及一些潜在的危机和风险,让大家都掌握整体的状况,理性处理。

2 处理问题的各方应该以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寻求各方可以接受又不违反法令的方案,包括采取迂回的做法,重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24/9/2014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新世纪的华校教育文化变革


摘要
本文的述有三大重点,即:(1校教育文化革、(2)重新思索考的定位、(3教的再出。立的焦点在于如何因应时代的挑、回具体的冲、主开拓和引领迈向未来的道路,让马来西教、校以及考成我国教育的一大选项;甚至跨入国教育与学的舞台。
在做法上,我们强调华校的传统奋进的校、尽的教师团队代化的硬体建,以及知,自力更生的度。在格局上,我视历展的脉,我也立足当下,以前瞻的野主培育未来的人才。在念与行方面,我并不足于教和校的生存,而是在既有的基上,往开来,继续发展和发扬光大。我并不足于教和校作为华人教育的一,我希望有朝一日教和校成为马来西全民的教育选项,甚至成教育的选项

追溯华校发展的轨迹,回顾七十年代,我国有将近60%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华小就读;增长的趋势持续多年,目前华小的华裔学生已经激增至93%。独中生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从七十年代的28千名,提高至目前的8万多名。

我国华小和独中人数的增长趋势,是内外因素促成。
内部吸引力在于华校的优良校风、卓越成绩、尽责的教师以及现代化的硬体设施;再加上中国经济崛起,中文的价值与地位水涨船高,带动全球学中文的热潮。相对的,国民中小学的办学素质良莠不齐,近年来纪律问题更是状况连连,学术水准下滑,令华裔家长对国民教育失去信心。

1980年中期,我国私立大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双联课程风行,时至今日,私立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与国立大学不相上下。国际学校原本只招收外国学生,而私营中小学则招收本地学生。大约十年前,教育部开始放宽条件,允许国际学校招收40%的本地学生,而在四年前则进一步开放,不限制国际学校的学生来源。自此国际学校数目已增至103所,传闻另20所新批准的国际学校也将陆续开业。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国际学校学生达到33千名,预计到了2020年,学生总数将增至75千名。

此外,《2013-2025教育发展大蓝图》另列明政府已推展信托学校计划 (Trust School),让 国库控股有限公司(Khazanah)另了设立称为Yayasan Amir的教育基金,托管表现不佳的政府中学,以私营企业化方式管理这些学校。这类学校从三年前的十所实验阶段学校(在砂州及柔州),如今已推行至50所,而最终目标是全国设立500所信托学校。这些信托学校目前依然采用国家课程纲要,以国语为教学媒介,强化英语,但往后会否有其他转型计划,则有待证明(见附件一)。

根据以上的叙述,中小学华校(特别是国民型中学及华文独中)所面对的竞争就不只是来自国际学校及私立学校,更包括半官方的信托学校,以及数所由国际IB系统管理的政府寄宿学校。

1.华校教育文化变革

在这竞争日愈激烈的时代,全国都关注教育改革,以迎合时代变迁及网络科技的来临。华校若要占有一席之地,务必自救自强,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现有华校优良传统上,致力于华校教育文化的强化与变革;具体言之,有以下六大重点:

1.1营造具有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

华校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广受家长欢迎,积极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乃是关键要素。华教的教育理念着重成人成才,尤其先成人后成才。华校强调人文素养,贯彻自强精神,通过校训、校歌、联课活动等,传承先贤的办学理念与爱校精神。

然而,近年来许多华校沉溺于考试成绩的竞赛,应试风气弥漫。独中生普遍上功课繁重,面对多项考试压力,结果较为忽视课外活动,对华教奋斗史认知不足,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在呵护长大。大部分中学毕业生到海外留学,有的学成后并没有回国贡献,反而选择留在海外发展,甚至移居异国。人才流失的现象,常常让华教工作者感叹为他国做嫁衣裳,华教运动后继无人的忧虑油然而生。

华教工作者有必要推行统筹统办的思想教育工作,善用社区资源进行户外教学,拟定具体方案让学生系统学习。在执行方面,不论举办华教讲座及交流、人文社区计划、社区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社区纪念馆的导览活动(例如林连玉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华研、陈六使中心等),必须要有统筹同办的概念,系统性提升华校生对华教运动、我国社运的理性认识及感性认同。

对于新世纪的新青年,华校必须注意提升学生自主及民主素质,多规划与他族学生交流的课外活动,以便华校生能对我国多元族群的现实有所认识,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中学教育是基础学识的培育,是学习方式与能力的培训,更是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过程。

1.2倡导素质文化

任何教育机构的核心任务必然是提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体现在两大部分,即行政效率及教学品质,评估标准则以学生的成就为依归。学生考试成绩固然是评估指标之一,但绝不是,也不能成为唯一的评估准绳。

学校服膺于素质文化,就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重视资源与经验的共享,交流切磋。高素质的老师必然贯彻终身学习,乐于参与在职培训。老师的身教能让学生们分享高附加学习价值,从校园生活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及知识的长进。

素质教育也包含了利用各种方式增进学习效率、课室管理、课程纲要的定期性检讨与改进等。至于学校教职员的透明化评估机制,更是确保学校高士气的教学环境。

1.3科技文化

这年代的青年是网络世代 (Netizen)
中小学教育是培训学生掌握科技能力,过滤多元化信息,采集数据加以归纳、分析成信息,再将此信息提升成知识,当然最重要是要将知识沉淀结晶成智慧及因应决策能力。

在中小学阶段,科技的功效已不限于学校行政或学生管理。以电子科技移动网络辅助教与学已是大势所趋,不可回避。网上索取资料,通过电子组别与同学老师沟通,网上交作业,甚至网上考试,都已在一些先进国家有效落实。

就以苹果为例,苹果教育软件强调的是全天教与学,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培养自律和自学的精神。灵活生动的教材及学习环境,以视影强化学习效果,已有不少卓越苹果学校证明了这未来型学校的有效教学模式(见附件二)。

1.4企业管理文化

绝大部分学校都是非营利教育机构,但在管理上确是需要借鉴企业管理方式,例如教职员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设定、表现评估、最佳执行方案(Best Practices),以及视频沟通,资源应用及管理等,都可借助企业管理文化。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早在1970年代就已经强调非营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s,简称NPO)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要兼含人文素养,素质教育及重视绩效及现代管理方式。教育机构领导者有必要最有效的运用教育资源,力求有限的资源得以让更多学生享用,而科技恰恰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种种空间和时间的瓶颈。

不少教育工作者望文生义,对“企业管理”的字眼特别感冒,觉得教育机构完全不应和企业管理有瓜葛,他们误会以为只要谈起企业管理,那就是为利润最大化服务。他们忽略了有效应用资源更是现代企管的核心价值,这也是任何营利及非营利现代化机构所必需服膺的文化要素。

1.5创意文化

传统上不少人认为中小学教育焦点在于记忆力的培养及数理的奠基。这种说法基本上没错,但却不够全面。另一个常被忽略的中小学教育元素则是从小灌输学生的创意与求变意识,千万别专注于培养唯唯诺诺的书呆子。

目前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强调三创能力:创新、创意、创业。
在知识贬值迅速,新生事物涌现,新知识新产品日新月异,学生有必要培训创意思维,包括平面思考法、联想能力、学习能力等。

独中注重传统学说,也尊重学校传统,再加上学校师长对学生照顾周全,反而导致一些独中生依赖性较强。反观国民型中学向来面临不少教育部官员诸多阻难,一些国中学生要办有关中华文化的课外活动也受到学校当局的限制,所以国民型中学及一些国中华文学会学员往往在风雨飘摇重重阻力中力求突破,经过磨练确也强化了学生的领导力及活动力。在残酷现实的挑战下,这些学生反而有各种机会培育了面对挑战超越困境的领导能力与执行力。

也有一些独中强调在日常教与学过程中加入创意教育元素,但仍有不少独中依旧以保守教育方式大力鼓吹应试教育,对于热心赞助华教的广大民众,我们应对拥有自主权的各独中董事会及学校领导有更高要求,朝向规划能面对新世纪挑战的新型学校。

1.6国际文化

我国独中向来都有与外国教育机构交流,但系统性互动尚不多见。目前除了招收国际学生(近年来一些州教育当局甚至发函正式禁止独中招收外国学生,除非获得特批),与外国中学(特别是与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学)结为姐妹学校,学生外国交流计划,课程网要的国际化内容。这些国际化活动虽相对高于政府中学,平心而论尚远远不及时代的需求。

基于网络时代的到来,政经文教国际交流乃大势所趋。独中发展除强调中华文化的扎根工作,也必须积极进行国际化活动与国际接轨。

2.重新思索统考的定位

探讨独中的未来走向,就免不了需涉及独中统考。从1962年至1974年,华文中学或华文独立中学没有一个特别为它们设立的统一考试,各校自己办毕业考试和颁发毕业证书。

独中既然是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自然需要一个华文考试来检测其学生的学术水平。1973年底,《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的发表为华文独立中学确立了明确的办学路线和方针,而举办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更是1973年《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的一项重要建议。为贯彻《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董教总设立了董教总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在工委会下设立了统一的考试,让华文独立中学初中三和高中三的学生报考。

董总考试局的两大任务:一是举办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另一是建立与推行完善的统考评鉴管理制度。

举办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的目标则为:
1)统一衡量各华文独立中学的学术水平;
2)为华文独立中学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制造有利的条件;
3)为本地大专院校和外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招生的学术依据;
4)为社会人士提供一项征聘人才的依据。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统考文凭完善的考试制度,以及其学术地位的建立,已然受到许多欧美纽澳等国的著名大学所承认,特别是世界排名领先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更是每年以优渥的奖学金“利诱”统考优秀生到该国就读。

2.1从校内考试走向公开考试

当年林晃昇、沈慕羽等华教先辈在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的公开威逼下,挺直腰,不惧囹圄的威胁,坚持创办独中统一考试,有勇有谋地突破独中的瓶颈,奠定统考的合法地位,建立华教运动持续前进的坚实基础。

所谓“统考是内部考试”的说法,实际上是当年政府试图限制华教的一种说辞。当前一些华教人士却作茧自缚,把说辞当定理,把不合理限制的“统考是内部考试”,当作是独中的保护伞,划地自限,甚至发出各种谬论,例如:

“若统考允许让非独中生报考,那会削弱独中的吸引力和优势”;
“统考若接受校外考生,那独中的生源会不会大受影响?若是私立中学及国际学校的学生也报考统考,如何鉴定真正的独中生?”
甚至发言说统考的公开化,会给独中的生存带来危机。

其实只要对比剑桥校外考试机构的发展史,就能厘清此类保守言论的封闭性。今天的剑桥考试局是独立于剑桥大学的考试机构,它甚至也提供各类校外学位课程,此举并没有对剑桥大学的校誉及招生产生负面影响。独中的优势必然是其中华文化特征及素质教育。全国有大约三分一的独中生在高二考完SPM后便离校深造,这虽有损华校的教育整体性,但却是有关家长及学生的意愿,学校除积极宣扬高三课程重要性,也得无可奈何接受这现实。而不少没修读高三的学生向来也以身为独中生而自豪,一样饮水思源。

独中的优势肯定不会仅是统考的机制及受承认度,同样重要是其积极校园文化、人文素养、中华文化特征、尽责师资及优良现代化教学设备及硬体建设。
统考是否是时候转为公开考试,该探讨的是下列两个重点:

1)董总考试局对统考作为公开考试是否做好准备?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划和进程表?特别是应对国际专业化的考试要求。

2)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是否有条件向世界,特别是东盟邻国,推荐统考机制,并和当地华教机构进行磨合工作?

2.2国际化的统考

随着中国的崛起,华文和中华文化的地位已不同往日。目前统考应有条件逐渐发展成国际的华文会考,并成为世界认可鉴定华文水平的公开考试。此举将有助于带动华文学习,成为国际上普通用语之一,同时国际社会也确实需要符合中文水平鉴定的“中文会考”。

“统考”的未来发展,可以朝向走出国门,踏足国际的长期目标,成为国际性以中文教学媒介的中学会考及大学预科课程。目前拥有统考文凭的学生都可豁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而直接入读中国及台湾的各个大学,这显示统考的华文水平早已受中国及台湾的认可。至于高中统考文凭,更已受欧美不下数百所顶尖大学接受为入学标准。

对比台湾的联考,中国的高考,独中统考在世界的认可度更高。
统考国际化,对董总跨入世界的教育与学术舞台是有利的。尽管我国政府尚未承认统考文凭,但当高中统考已经获得国际学术或教育机构认定其为进入大学的重要鉴定考核标准时,政府到时或许也不得不放下政治的考量,来迎合学术无国界的客观事实。当统考成为国际化的考试后,政府就将面对如何在承认并也举办统考的他国前“自圆其说”的苦衷。

放眼未来,董总考试局必然要继续提升其考试的管理、鉴定、批阅、审核、发布等的制度化作业,以便为其国际化做严谨的学术把关。当国际上把统考列为国际考试的一环时,大马的声誉以至于董总的学术地位,必然在国际上大为提升。

3.华教的再出发

从探索华校教育文化起点,谈的是宏观原则中的微观治校策略及执行方案。然而若从华教运动面临现世代的挑战,而要在坚守华教核心价值中寻觅新道路开拓新境界,则不得不在自我反省中争取突破。

无人能讳言,今天的华教运动确是比不上林晃昇时代那样“身处艰难气如虹”。目前华教运动领导分裂,既缺乏兼听则明的包容胸怀,又欠缺领导魄力与魅力;加上人才涣散,处境堪虞。

归根结底,现今的华教领导是坚守原则有余,突破创新不足;或者说“提倡有心,创造无力”。我斗胆剖析两种思维状态。

3.1强烈的民族意识

经历多年来政府单元思维的压制及不公平对待,华社产生了民族悲情,这无可厚非,更是正义兼正常反应。在八十年代,林晃昇等人领导华教从民主人权角度提升斗争层次,进而尝试以问政方式寻路,经历和接受三结合的失败,知难而进,转而倡导两线制,当时虽不见功效却也奠下如今政治两线制的理论基础,更以事实阐明华教困境的终极解决方案,在于两线制及政治制衡的落实。

今日新一代处在网络时代,思维模式比较多元,不轻易接受民族意识的动员论述。这些网络世代趋向世界公民意识,追求公平合理的大原则,讲究素质绩效。我认为华教必须尽快梳理新论述,不只从宏观上强调母语学习的有效性,更得诠释先进国家包容多元开放教育理念。我国华教既得重视中华文化的熏陶,更得突出华教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证,成人成才的理念确是强调了人文素质兼顾实务的求学就职需求。

在这个教改领域(包括校园文化的塑造,统考的永续改进等),都不是个别表现突出的华校所能独善其身,单身前进的。

3.2围城心态与蓝海思维

不少华教工作者常说“华教运动的成功就是在狭缝中挣扎生存并成长”。挣扎生存必须自力更生坚守原则,但要续持成长就不能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国际多元开放思维风行于网络时代,中国的崛起也提供华教成长的有利客观条件。国家面临政治两线制新局面,政经文教进入转型改革的阵痛,国内单元思维和宗教种族极端份子了解其横行时日不多,故倾全力做垂死挣扎,其所发出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置此非常时刻,华教工作者切忌围城心态。相反的,应专注于三大突破点,即:
(一)跨族群合作动员、(二)国际化行动、(三)将华教的华裔属性提升至全民教育,让华小成为我国多元开放教育系统中可供各族人民选择的教育系统之一。

当国家认为以国语为教学媒介的教育制度应是国民的首选,我们应以攻为守,提供华教为国民的选择之一,这是符合我们多元教育原则的。环顾全球,确也有不少国家是让不同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共存共荣的,如比利时的三语并存,瑞士的四语并存。只要国语作为共同沟通语必须在不同教育体系内成为必修课,各体系推动相同重点的课程纲要,再加上强化各源流学校学生共同的课外活动及各种交流的安排,这不正是我国多元教育工作者可努力的方向吗?

相对于围城心态的保守封闭,蓝海思维或是目前华教工作者更宽广的出路。就以非营利私立学校为例子,也有值得华教人士重新探索和借鉴。

3.3非营利私立学校

目前许多人以为绝大多数的私立学校都是营利导向、高收费的,其实不尽然。就以我国IKRAM所开办的39所宗教私立中小学(学生总数近两万人)为例,这些都是非营利学校,采纳国家课程纲要,另外附加本身规划的宗教课程。如我国早期的基督教学校及独立中学也都是非营利的学校。

印度的非营利私立学校体系有两大类(见附件三),第一类称领养学校(Adopted School),第二类称为收费廉宜的私立学校(Affordable School)。

领养学校于过去七年间在全印度陆续涌现,主要是通过国立与私立合作计划(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让非营利机构领养国立学校,以改善其学校行政管理及教学效能。这类学校得到政府拨款,与我国信托学校有相似之处。

收费廉宜的私立学校(Affordable School)则由非营利机构经营,主要服务有关社区。就以2010-2011年在印度受调查的五大省中的低收入城市中,竟有三个省超过70%学生就读此类学校,另一个省也拥有超过50%的全省学生总人数的学生在此类学校修读。

非营利私立学校在我国若被允许,除国家教学纲要外,也可以教导独中课程,这或许是华教运动过程中不应自我放弃的契机。当然,华教运动的主要和终极目标仍然是争取政府制度化增建华校,要求政府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源流中小学,包括承担各源流学校的行政与发展经费等。非营利私立学校也应得到一定的官方资助,我们可以借鉴台湾民办教育的一些做法,即民间自主经营,但政府提供一些援助。

4.结语:

教育是为了培育下一代因应未来的挑战,华教要持续发展就得回应未来人才的需求,既要扎根于中华文化,也得具备多元开创的思维。乘此时代契机,华教运动应广纳人才汇聚众力,领导人必然以坚守华教原则,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大格局思维,为华教开拓新境界!


附件一:
信托学校 TRUST SCHOOLS

1.信托学校:
信托学校是所在转型计划下信托于AMIR基金的公立学校。该类学校是在我国教育部的监控下,由AMIR基金及学校校长联合管理的。

2.愿景:通过马来西亚公私合作推动国立学校学生绩效的转型。

3.使命
1)促进卓越教育系统:
2)提升教学及课程纲要
3)提升校园管理
4)提供技术与财务援助
5)成立综合及持续性的先进学校网络

4.宗旨:振兴校园文化、专注于学生卓越学习及全人教育成果。

5.策略:提升领导及教师的能力以建立持续性的实践及文化。

6.目标
1)持续性的转型
2)全校学生受益
3)卓越教育指标
4)以现有的人力资源落实持续性转型的可行性
5)促进马来西亚教育系统化转型

7.原则:变革、可复制性、公平合理、持续性

8.学校类型
1)低、中、高表现层次
2)城市,郊区和乡村
3)每日、住宅、原住民、印度人、华人、宗教与入学率低的学校

9.以学生为本
1)全面发展更胜于学术目标
2)个人价值、独立性及创造性

10.策略目标
1)扩展高素质领导及管理能力
2)提升学习及教学素质
3)提高学生成就及发掘潜在素质
4)巩固家长,社会及相关人士的联系


人才培训

学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AMIR 基金信托学校课程期望学生达成具有全球竞争力所需的六个关键属性。
此课程已成功帮助了大约10,000位于13AMIR 基金第一批信托学校的学生。
i)思考能力:反思、创意及深度思考并有效的解决问题能力
ii)领导能力:精通人际关系
iii)知识:独立及积极的终身学习者以拥有能力进入高等学府及职场。
iv)精通双语:有效的运用多种语言沟通
v)富有道德与精神:人类的道德价值观
vi)国家共识:包容性


附件二:
卓越苹果学校  Apple Distinguish School (ADS)

卓越苹果学校是所每周724小时全天提供所有学生,教职员及行政人员一对一使用苹果电脑及/或移动设备的K-20学校。
他们展现了创新及深富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学生拥有卓越的学术表现。

(一)富有远见的领导能力:
·        学校领导集体承担转型活动。
·        拥有可靠及励志式的领袖共同拟定及推动鲜明远景。
·        广泛的社区赞助支持学校的转型倡议。

(二)创新的教学:
·        学习是每个学生的个人经验。
·        熟练的教员以引领学生完成困难及复杂的任务。
·        重新设计创新和严格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科技。

(三)持续性的专业学习:
·        教员采用循环式的思维及探索以促进省思、试验及分享。

(四)卓越成就:
·        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以汇报进展及评估绩效。
·        收集及分享叙事式、反思式或趣闻式的实例。

(五)灵活的学习环境:
·        专设的硬体设备及课程安排以提高学习机会,IT的基础设施以提供创新的教学。


附件三:
收费廉宜私立学校与领养学校的对照:印度的个案


收费廉宜私立学校
领养学校
收入模式
学生付费
政府资助及私人捐献
资金
学费及业主或公众捐献资金
政府资助及私人捐献
学生人口结构
低收入学生,来自距离方圆23公里,由校方决定补贴的一些贫困学生
低收入学生,来自距离方圆23公里,由于没征收费用,更多贫困学生
职员
薪水低,流动率高。
中等薪金(相较于国立学校或非营利组织),流动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