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0, 2023

《教育事业之变与不变》

(一)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 顺势而为,灵活变通

1)必须充份认识到外部世界和国内外社会递增的不确定性、不可控性以及不可预测性因素。

设法具备完善的知识、精深的技巧和足够的经验,掌握自身的风险承担和抗压能力,以应对不停演变的趋势。

面对时局变化,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培育面对未来挑战、可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良性贡献的人才做好充足准备。在讯息万变的社会变局中,单靠象牙塔里的学术知识不足于应付各种变数,唯有加上与现实社会接轨的处世智慧、决策力及执行力,才能冲破重围,化危为机。

 

2)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巨轮以前所未见的步伐迅速前进。

踏入21世纪网络信息职能时代所带来的未知性激增,学生需具高抗压力,拥有接受失败且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在追求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造成社会原子化的时代,学生将需要学懂怎样克服犹豫、多疑、恐惧、孤僻等负能量,转化成正能量引导人生正轨。

如学生具备足够坚强的生活斗志和应变能力,可望从敌对、偏执、冲动、依赖的生活体验中反省,领略人生的真谛。

 

3)知识本应无屏障,人类思想结晶从跨学科、跨领域再到跨国界,而且这个趋势有增无减。

人类文明盛衰交替的历史一再告诫我们,伟大领袖的才能和带领固然重要,团队思维往往比个人表现更易成功。一个完善、健康而运作良好的团队,可让个体并发出比预期更强的执行力。

在团队的协作互动中,我们得以磨练自身的团队精神、整合能力、调理伙伴关系的说服力;同时,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强调对话文化,更善于评估与鼓舞,并精于检讨改进自我。

 

 

(二)以不变应万变” -- 观察变化,处变不惊

1)处于科技时代需掌握基本科技能力,但得兼顾人文素质、艺术修养与自然美感的熏淘。

放眼全球越发达的城市,其天际线总是千遍一律。具有文化底蕴而让人惊艳、打从心底折服的文明特征或文化内涵将更被重视。

伴随着高科技包括虚拟产品的涌现,当地本土情怀及民族特色将会被充分凸显出来,其精神地位自然会跃升强化。

 

2)教育是为了培养扎根本土,拥有国际视野观的人才。

21世纪的网络发展早已从根本上突破了人文交流、创意点子在国界上形成的地理隔阂。

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将回归到重视每个人的独特性为出发点,注重人如何既可仰望星空(身怀国际观),还能脚踏实地(拥抱本土观)的精神面貌层次。

 

3)强化智商(IQ)与情商(EQ),两者不可缺一,彼此相通,共同作用。

智商是基础,在智商达到一定门槛值之后,人的成功才80%取决于情商。除了少数特例,很多成功者往往是智商和情商结合的典范。

面临复杂的人际冲突、或高难度的谈判时,如果有了强大的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也会非常有助于厘清局面、把握关键环节、找到突破点,把事情处理地更好。

 

4)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脉络,用成熟的眼光观察事物,用理性的头脑思考问题,判断是非曲直,辨别美丑善恶,提出符合实际的见解。

 

最后,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同时希望各位教育界人士趁此机会互相分享想法和实战经验所得,联手在教育业这条延续人类文明火种的路上深耕细作,为明日贡献一份力。谢谢大家!


编注:陈友信作为英迪教育集团主席为育伯乐讲堂(EduRISE)于10月1日(周日)举办的《教育事业之变与不变》商业论坛提供献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