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1, 2023

百人圆桌论坛:重建马来西亚

社会运动历程:民主意识从萌芽到开花

在我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时代感召下,马来西亚数年前终于实现了独立以来的第一次政党轮替。我国从摆脱英殖民控制到完全独立建国,只是经过了一甲子时光,已在民主转型的斗争进程中实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望尘莫及的民族共融和经济发展高度。

如追溯马来西亚的国家社运路线图,我们不能忘了当中无论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皆举足轻重的三大运动分水岭,即:① 处于民主意识萌芽时期的华团民主人权运动1986年)、② 政改风起云涌的烈火莫熄运动1998年)以及 齐心推动公平选举制度与治理机制改革的净选盟大集会2007年)。

 

为国家建言献策的缘起:华团文献,一脉相承

                论及我国华团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得益于众多有识之士、智囊团体和各路精英的共谋献策,我们也紧贴着时代的发展和精进,提出了各项值得政府参考,甚至直接引用的宝贵意见和行动方案。

                80年代的《马来西亚全国华团领导机构国家文化备忘录》、《马来西亚全国华团联合宣言》到迎接千禧年前面世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

从在华总名堂下主催的《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转为成立隆雪华堂主导下由各族公民组织的行动方略联盟。如今隆雪华堂在庆祝百年成立之际,率先启动华社内部省思国家与族群的前路,并力邀其他跨族群公民组织加入草拟的《重建马来西亚》过后,意欲达到 带动风潮,理念引导;拟定共识,行动方案 之效果。

 

省思国家现况:政治转型,与时俱进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选变天,改变了国民对政治生态的认知观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颠覆了全人类的生活常态。

身处这个讯息万变的年代,我们必须拿出勇于改革的魄力与毅力。新常态需新论述,唯有紧贴时代脉搏,才不会轻易受到时代洪流的淘汰。

眼下国际地缘政治、国家政权和社会民生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必须从新时代挑战中确定新趋势和寻求新机遇,并开拓新理念与新思维,创造转型新动力及新举措。

 

 

华社变动:正视与回应

                随着社会从物资相对匮乏到普遍充裕的年代,国家包括华社中产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愈见明显。加上跨族群思维在国内社会互动一直流于形式,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民生发展的土壤中。这些时代特征都是华社必须予以正式与回应的时代变动。

另外,华教也有必要随着时代变迁而重新检视其核心论述及实际内涵。我们必须注重华文教育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心任务,并从民族情感号召、从民族群权益捍卫,提升至成为推展全国各族母语教育兼专业化的实际工作。

 

国家挑战:种族、宗教、贪污

目前,我国面对的核心挑战已趋向宗教种族极端化,主要应对思路是必须妥善处理国民的内部矛盾及回应保守宗教势力的论述。

经济民生建设方面,在新政府集中资源的全力推展下,全国迎来后疫情的经济重建计划。事实上,我们这个年轻的国家,应该朝向实现全民共享,财富共创的公平政策规划的目标挺进。

另一项值得留意的课题是有关各民族的忧虑。不难发现,马来民族依然缺乏安全感,因此必须设法安抚马来民族的焦虑,让他们感觉确保马来主权不受威胁。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重振华社对国家、政府的信心。集中建设国民认同,尤其要正视包括东西马,从地理、文化与语境理念层面上的磨合。

跨种族互动不可少了各宗教信仰之间的相容、共融及同理心。我们必须提倡、促进和贯彻包括各宗教对于共同普世价值的共识。

面对如此盘根错节的国家和文化结构,我们从民到官,从社会到政府都要上下一心,共同执行积极方案,那就是 接受分歧,容纳异己;和而不同,追求共识。

 

事分轻重:形塑共识

从民众社会最底层培养起基本、健全的公民素养,塑造出独立思考和崇尚知识的社会风气,以沉着应对国际政治及国内政治暗流汹涌的变局。

从下一代做起,培养年轻人的危机处理、处事和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化解时代不公义带来的社会负能量,并拒绝社会陷入内卷的恶行循环,寻求世代间的共识。

 

拟定目标:构建与执行

谈到华团能力范围内可办到的事项,主要必须认清一个重点,即从理念宣导的层面提升至华团积极参与落实行动的社会工作。华团也要协助塑造新国民认同,培养出国民共识。要设法构建统一的大马论述。此举将有利于从民间释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并与世界接轨。

无论如何,最终的目标将会是包容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促进我国各民族间的共存共荣,凝聚官  民的力量。

最后,我们还要谨慎乐观看待由政府提出《昌明大马》(MADANI)以支援贫困为名的经济理念,即主要针对B40族群发出各项生活津贴,进行精准建塑扶贫生态圈。


编注:陈友信作为隆雪中华大会堂顾问于9月20日,出席《隆雪中华大会堂100周年庆系列活动》并在《百人圆桌论坛:重建马来西亚》论坛担任主讲者之一。

以商养文:让陈嘉庚精神「活在今天」

 

我谨代表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向第三届嘉庚论坛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这项国际盛会举办至今踏入第三个年头,一如既往地与各参会嘉宾共同探讨、分享和交流陈嘉庚精神的现代意义。

嘉庚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陈嘉庚先生的崇高精神和伟大贡献的致敬,更是对他奉献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的事业和慈善事业贯穿了一生,为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理念和价值观一直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有责任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陈嘉庚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极大的启迪,即「以商养文」的广义是通过经商途径的利润来支援文教活动。在我国(马来西亚),华社认可陈嘉庚先生提倡倾资兴学的理念与精神,所以华社对教育的支持总是义无反顾。同样重要的是明察华教终究是华文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我们守其初衷,则是要弘扬中华文化,故「以商养文」应包含对文化事业的助力!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渊远流长且细水长流式的进程,其渗透影响力是非同凡响的!在我国处于转型变局之际,希望本地华社华团领导及民众,务必将一部份精力资源注入文化事业,包括确保国家文化纳入必要的中华文化精髓!

我相信,本届嘉庚论坛将为各位参会嘉宾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增进对嘉庚精神的理解,激发在新时代有效宣导嘉庚及他那一代人的精神内涵的新思路!纪念伟人的最佳方式,不外是待人处事时,尽量落实有关人物的举止言行,让该人物「活在今天」。

我也希望通过本届嘉庚论坛,能够进一步加强各国嘉庚精神工作者的沟通及联系。

最后,我要向组织本次嘉庚论坛的各位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你们的辛勤努力和精心筹备,才让这一盛会得以成功举办。同时,我也要感谢各位嘉宾的支持和协助,您们的参与和贡献使本届嘉庚论坛更富意义。

祝愿第三届嘉庚论坛圆满成功!


编注:陈友信作为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主席于10月21日在中国厦门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