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6, 2023

21世纪的华教

         在马来西亚,“华教“是华文源流教育的通称,是指以华语为母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同时,华文教育具有传承中华文化,并且是结合了马来西亚本土多元文化特性的教育系统。

五十年前由胡万铎领导的霹州华教工作者在独中陷于低迷处境时挺身而出,积极并及时开展独中复兴运动。

六一年在政府及执政党人士展开直接间接威迫及利诱下,短短几年,西马71所私立华文中学竟有55所接受改制,而吉打东海岸三州不剩任何华文中学,就仅霹州为例,全州17所华文中学仅剩2所不接受改制。

“华教”,我的定义是具有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特质的“华文教育”系统;并且,随着全球教育改革浪潮时代变迭以及我国新政局的出现,“华文教育”的发展已结合了新新一代及友族人士跨族群的需求及融合了多元性的特质。教育是为未来培育人才,基于此普及共识,我认为21世纪华教应具备以下四大重要元素。

一、多元进取校园文化、中华文化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塑造

数据统计,有超过 90%的马来西亚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接受基础教育,这反映了华社对母语教育的重视,认可华校、独中认真办学的口碑以及华教推行的素质教育,增强了国家的竞争力。华校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广受家长欢迎,积极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乃是关键要素。华教的教育理念着重成人成才,尤其先成人后成才。华校强调人文素养,贯彻自律、自重、自强的精神,通过校训、校歌、联课活动等,传承先贤的办学理念与爱校精神。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0 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非华裔学生占华小学生人数从 11.84%提高到19.75%,成翻倍增长,这显示华小的办学获得非华裔家长的青睐,吸引越来越多友族同胞把孩子送往华小就读,华小是我国最具有多元族群的学校,能融合各族群孩子在华小一起学习。在2006年至2022年这16年来全国华文独中非华裔学生人数从663人增至1541人,增加了878人,呈132%增长态势,这都有助于发展建塑马来西亚多元种族交流融合的华教新文化。

华教设立的初衷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在此高科技时代,文化特征会愈受重视,就如趋势学者约翰·奈思比(John Nasbitt)在其著作“高科技,高人文素养”所再三阐述的世界发展趋势观察,在跨国界的交往互动中,个别族类会更珍惜其独特文化特征。

二、重视新科技的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此高科技时代,许多独中和华校为了因应全球科技化和资讯化大时代发展之所需,开设并强化创新科技教育(STEAM)课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科技创新知识,进而培养具有高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以进一步学习新兴技术,包括了人工智能AI、区块链、大数据、半导体、芯片、云计算、量子计算、5G6G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装备和精密仪器等等。

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未来五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工作都将发生变化,未来更需要的是能够有效运用AI应用工具能力的人才,大数据分析、管理技术和网络安全将成为就业成长最大驱动力。为此,独中教育要与时俱进,必须更专业化以因应未来挑战,以培养符合就业市场未来需要的人才。

新时代重视的是智慧而非仅是知识,办事能力而非仅是学历,团队精神而非仅是个人的卓越。独中教育务必定期时检讨教学纲要及注重全人教育,使得华校毕业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就会拥有强的竞争力及执行力,助力国家的发展转型。

三、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大马华文独中外国学生有687人,占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的1%,除了中国和泰国的国际学生外,还包括一些来自日本、印尼、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国际学生。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独中录取一定比率的外国学生绝对有其好处,因为这将促进本地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让学生们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和国情等,增广见闻以及扩大朋友圈等等。

另外,外国学生既然选择就读独中,等同于他们也会选择参与独中的统一考试,推进独中统考朝向国际化、公开化的目標前进,进而让统考成为一个国际皆认可的考试。

统考是少有以华文授课广受全球著名大学接受的大学预科文凭,2012年才开始的香港中学文凭DSE是以华文、英文双语授课及考试的预科文凭,目前也积极在全球争取各大学的承认。我国统考当局应主动积极探讨国际化途径,扩大其影响力。

四、训练具备未来能力的学生

在工业革命4.0时代下,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等的智能信息技术正引发新一轮的教育变革,牵引着人类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智慧教育阶段转型。因此,我们训练的学生要与以前的要求不同,第一是训练学生具备做决定的智慧,而不只是学习丰富的知识,人云亦云。知识累积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升华成自己思辨的智慧,是“转识成智”的成长蜕变。第二是“有能者得之”,要深刻认识到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最终决定的关键因素。

21世纪必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四类型:

(一)协作力:强调团队精神及整合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抗压力:这是有关心理风险及情商指数,它包含了面对未知及接受

失败继续进取的特能。

(三)竞争力:洞察自我强弱、坚持不懈及担当能力。

(四)学习力:终身学习及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跨领域、跨国界的学习。

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一定要关心学生上述生活能力的发展,这远比掌握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因为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处事能力,还关乎这他们未来看待世界和处理自己生活的心态,这肯定将影响其人生的走向、发展甚至生命素质。换言之,会决定一个人最终能企及的人生高度。

结语:

以上所述仅是宏观思考,要如何落实则需各华教工作者进一步做微观规划,包括慎密精准的执行方案、果断决策的领导层、充沛的资源,特别是高度共识、强执行力的团队,此四个元素缺一不可。

21世纪的华教已有更广阔的定义,华教共同体不只是独中和华小而已,包括了国民型中学的师生、国中的华文班、各大学的华文学会、华文系、师资师范大学的华文组,华教队伍有了新动力,当然其主力仍是拥有主导权的独中队伍。

华教是指华文教育,而不是华人教育,华校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这始终是华教工作者需牢记的办校原则及初心。

 

编注:陈友信作为马来西亚独大教育机构主席于5月27日,担任2023年独中复兴运动50周年《教育研讨会 - 21世纪独中教育的传承与革新:使命、方针与教育政策的新方向》主礼嘉宾致开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