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5, 2013

从《教育大蓝图》省思华教运动

教育发展大蓝图》从去年9月公布初稿,到今年9月宣布定稿,这一年来,全国各地华团都在探讨和剖析此份主导未来教育走向的蓝图。这种积极和认真的态度是令人欣慰的。

(一)我们对《教育大蓝图》的态度和行动:

隆雪华堂连同国内代表性华团组织一起努力,做了多项工作,其中包括:
(1)针对《教育大蓝图》成立专案小组,进行深入的分析;
(2)举办《教育大蓝图》初稿举办华团研讨会,也通过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进行跨族群交流,以收集各方意见;
(3)出版中文和英文版的研究报告,定名为《改革国民教育: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初版)的评析与建议》,并广泛流通;
(4)在今年815日与负责国民团结工作的首相署部长佐瑟古禄(Joseph Kurup)交流,反映华社观点;
(5)在今年93日与教育部总监以及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机要秘书对话,针对大蓝图的内容,具体表达华社的看法和建议;
(6)出席教育部举办的《教育大蓝图》修订版推介礼;
(7)1013日针对《教育大蓝图》修订版举办研讨会;
(8)响应董总发动的“反对教育大蓝图中不利华教发展之条文”的百万人签名运动。

总体而言,我们处理《教育大蓝图》的手法和态度是:
(1)阅读《教育大蓝图》初稿和修订稿;
(2)主动与各民间团体广泛交流,以及
(3)收集和归纳意见和建议,向政府各相关部门反映民意。

(二)《教育大蓝图》透露的讯息以及我们的主张:

《教育大蓝图》是放在国际框架和评比中,检讨马来西亚教育的现况,并提出阶段性和明确的路线图。我们从《大蓝图》中发现几个特点:

1)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拨款相对充裕,是在国际平均标准之上,比起周边国家,例如新加坡、印尼、日本、南韩、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都高。但是我国学生的平均学术水平却是偏低,以PISATIMSS为例,目前我国的国际排名是名列后面算起的三分之一。

2)我国的师资充裕,甚至过剩。我国学生对老师的比例是131,比起国际建议的161还要低,表示老师可以更好的照顾学生。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全面出现在华小。华小长期面对师资短缺和课室不足的状况,至今尚未妥善解决。

3)《大蓝图》采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在报告中确认在初学阶段,母语教育最为有效。可是《大蓝图》所倡导的语文政策,是双语政策,即马来文和英文,而不是母语政策;相反的,只是将华文和泰米尔文列为附加语文(Bahasa tambahan)。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小学教育列为应用不同媒介语的母语教育;母语学校应该成为各民族的首选学校。

4)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除了国民学校、国民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信托学校(Trust school),以及简称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政府与企业合作经营的其他学校;其中华社对信托学校的了解最少。这类学校是由国库(Khazanah)委托属下的Amir Foundation接管的政府学校,以私营手法管理,目标是全国设立500所。换言之,中小学华文教育面对越来越尖锐的挑战。华校必须树立本身的特色和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历史课程的内容值得华社密切关注。我们认为,历史科列为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必考和必须及格的科目,是一项不合理的规定。在执行方面,校本评估虽是国际大趋势,但是推行时必须顾虑到各种条件的配合。目前教师工作量大,行政工作多、校本评估资料输入的电脑不稳定等,都深受诟病。

《教育大蓝图》尝试吸纳国际的规范和做法,但是落实的过程中又受制于国内单元种族思维、教育行政效率的不彰等因素,很多措施和构想无法到位。

(三)对华教运动的省思:

对于华社和华教运动而言,我谨此重申以下的观点和省思:

1)我们以审慎的态度看待《教育大蓝图》,顾虑《大蓝图》对华教发展的潜在危机,这些都是合理和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了解《教育大蓝图》的法定基础来自1996年《教育法令》。华团有必要进一步针对该法令动员民众进行持续不懈的抗争。除了防范之外,我们也有必要想方设法为华校和华教开拓更为宽广的道路,以发展的思路因应华教面对的挑战。

2)华教不被公平对待是我国单元思维的结果,种族政治的产物。我国政治上不能达致公平的目标,国内各少数民族就不可能享有公平待遇,华教更不可能单独获得平等地位,享有合理机制化的资源分配。正置此政治两线制成型的历史关键时刻,华教运动必须结合各族群的公民运动,放下身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任何夸大、激化甚至公开化华团内部矛盾,直接间接分裂华教力量的势力,其破坏性是巨大的,华社华团必须坚决制止之。

3)华教团体必须求同存异紧密合作,尤其是董教总,更是必须恢复战略伙伴关系。彼此各自为政虽然也能做出一些成绩,但整体的效果、成绩、对华社的心理影响、战略上的作用等等,都远不如董教总并肩作战来的有意义、有实质效果。

在此华教发展的大好时代契机,董教总必须重新步伐一致,带领我国华教运动又守又攻、见树又见林;华教甚至可以定位为全民教育的选择,提升为全国人民的首选学校。

18/11/2013

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民主治理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发言稿

马来西亚的公民社会从90年代走到今天,市民的参与层面已逐渐加深,505选举选民高度的参与是公民社会早期对两线制的孕育、催生到今天的深化,提供了必要的力量与条件,尽管面对各种的挑战,成果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华社研究中心曾于1995年主办以“公民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2005年隆雪华堂配合第22届华人文化节,联同华研、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也主办了“国家机关与公民社会”的论坛,而本届的研讨会联办团体扩大,除了隆雪华堂,联办团体包括:中马钟灵校友会、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马来西亚留日同学会、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等,以 “民主治理与公民社会”为主题,研讨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透过独立与客观的学术研究来探索国家与社会关系,思考当前的社会脉动,带动公民社会发展。

这次的研讨会,另个目标也望藉此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做阶段性的总结及检讨其实践成效,更期待能对我国公民社会运动做理论建设,并以邻国的经验为借鉴,梳理出应迈出的方向。

公民社会的群众运动,特别是谈到母语教育,过去总被外界错误的解读为存在单元的种族思维,华文教育的捍卫甚至被政治人物抨击为沙文主义,政治的操弄,模糊了母语教育的真谛,也曲解了公民社会的精神。

董总捍卫母语教育的大集会、绿色盛会反对莱纳斯群众运动、以及净选盟诉求的干净选举等,号召力巨强,吸引数十万人潮走上街头,此不分种族的参与,展现跨越族群,突破局限于单元的种族思维,直接粉碎了部分政治人物的刻意误读与渲染。其实我国的许多问题及困境皆引发自种族思维的泛滥,公民社会的推动却也是对抗这我国万恶之母的一帖良药。

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构建的基础不能没有公民的参与。众所周知,民主政治最忌讳的是公民的冷漠。505的选举前后,公民参与的程度可说创造了马来西亚的历史,也因此为两线的深化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

参与公共治理,补国家机器之不足,正是公民社会组织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生活型态的愈见丰富、多元与复杂,社会管理的职能、领域更加多变与广阔,政府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已无法胜任,这就需要社会承担起部分自我管理的责任。而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在此就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隆雪华堂这些年来结合各个民间团体、组织,积极推动各项社会醒觉运动,从早期推动的民主人权,到公民社会,以至于今天跨族群行动方略联盟的成立,可谓一步一脚印,扮演着建构公民社会的积极角色。

过去这一两年,公民社会的大集会虽然人数众多,但没有暴力与破坏,示威的和平与秩序,显见其成熟。而数次大集会的警民冲突,明显是国家机关的不当镇压,处理不当,导致当政者与公民组织的关系紧张。至于当新闻从业人员竟也被警方公开殴打、更暴露了国家机关无法在公民社会的茁壮成长期给予引导,而只知诉诸单纯的压制和威慑。

过去的经历显示,政府总是设法限制公民行为和组织的活动空间。这样的限制无法避免地导致公民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包括积极对抗或是默许。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间组织的串联更发挥了整体互动的功能,对抗的规模与资讯的分享使得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更易传递与建立共识。

就如大集会的讯息,动员与号召,几乎瞬间就可在手机与网络上流窜,所有的言论控制已留为空谈,而国家机关的所作所为也因此受到更严苛的监督。这种新趋势是任何当权者都必须接受的。

对于公民社会存在的意见分歧,随着多元的思维,彼此也应该互相尊重。民主社会的其中要素是:对立团体之间必须彼此容忍或尊重对方的言论和结社自由,这也是对待其他平等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可以肯定,公民社会需要理性、包容、尊重的公民素养,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关,公民社会的挑战仍然是十分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