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19

华教走出去,开拓新路向



    「华教新路向」系列活动至今深获各界广泛支持,各项活动皆已陆续开展,并且逐步凝聚华社各界力量,对此我们深感欣慰,表示感激。

    
    我国在经历首次政党轮替后,政治与社会局势已产生巨大变化,而华教运动也必须有所调整以应对各种挑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华教运动核心目标不会改变,即“维护华教,发展母语教育,伸张人权,争取平等地位”。是以,「华教新路向」系列活动意指在坚持已定路线下,探讨通过华教运动不同途径以达到核心目标,依据局势评估与检讨,总结成绩经验再推陈出新,以新思维新策略方法因应新政局新常态新挑战,才能继续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华教运动,不忘初衷达成华教运动的终极目标。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们希望借由这些项目的推动,鼓励多项探讨与交流,并广纳新生代进入华教队伍。其实,华教运动包含教育专业与社会运动两大层面。在教育专业层面,华教需不断自我改进强化,推动全人发展素质。这计划陆续推出多元教育论坛、国际教育研讨会、独中教改讨论会,以及今日推荐的嘉庚大讲堂,将借以专家学者的分享交流,提升华文教育理论建设及专业发展。


    在社会运动部分,新路向系列活动的华教新论述乃强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论述的建立与拓展必将延续华教一贯的核心思想。其中,母语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已是国际公认,然而我们仍须结合在地因素,发展与深耕论述,并将之贯彻与推广在政策制定与具体实施。华教运动的基础就是群众运动,除了动员华社华团参与「华教新路向」的系列活动,我们也不忘多与其他友族教育团体沟通互动,让母语教育运动把根扎得更深更广。


    新论述涵盖面务必更广泛全面,以勾勒华教、华社对于新马来西亚的多元想象。除母语教育论述之外,华教运动也有必要进行其他相关邻域的研讨,如多元文化及本土文化、公民教育内涵、教育与国家竞争力、教育信息化及各教育改革具体课题,提供青年一代更广阔的创意思考空间,力求取得共识,以进一步丰富华教运动的理念建设及社众基础。

Monday, December 9, 2019

【70年·华商影响力】马来西亚:让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中新经纬客户端126日电(张燕征)1956年,陈友信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小康家庭,先后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分别获得土木工程荣誉理学士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3年,陈友信回到马来西亚创业,并于1986年创立了英迪教育集团。目前,该集团在马来西亚已拥有六个校区,成为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民办国际大学。

在担任英迪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的同时,数十年来,陈友信还一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及社团活动。目前,担任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联合主席、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署理主席等社会角色,并于2016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简称马中总商会)会长至今。

目前,在所有的社团角色中,马中总商会会长这一角色有特别意义。我通过用海外华人的身份语言,不仅可以推动国际交流,还可以协助巩固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马中两国互惠共利,并以海外华人身份讲好中国故事。陈友信称。
如今,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与20多个国家的数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院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一万七千多名英迪学生中,也包含了一千多名来自中国的本硕博学生。

情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谈及为何在马来西亚创办教育,陈友信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道,这与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坎坷发展历史有关。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很难就读国内的公立大学,因为政府给华人的教育配额有限,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大多选择国外的大学,而中学教育看似是本土教育,其实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陈友信称。

据了解,马来西亚中学分为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和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国民中学以马来文和英文为主;华文独立中学由华社人士筹资建立,以华语教学为主,英文为辅,是马来西亚华人拥有办学自主权的非营利学府。教学内容有别于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内容。

独中的学生可以參加「马來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主办的「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UEC)。值得一提的是,统考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却没有获得马来西亚各大学的承认。

“相对而言,华人非常重视教育,成绩也相对优异,但马来西亚的华人独中生毕业后,将去哪里深造呢?经济较好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出国,但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华人学生就没有门路继续深造,这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于是,我回国(马来西亚)后,就希望创办一个不分任何种族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民办大学集团。”陈友信称。

陈友信强调道,“很多华人不单单将中文当成一种语言沟通媒介,而是把中文当做母语来学习,很多华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中华文化熏陶。所以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华文化方面的认同感比较深。”

教育新模式推动英迪走向国际化

1986年,陈友信与4个朋友联合创办了英迪学院。第一年,英迪学院第一批学生只有37名,而到1988年,英迪学院新生人数就达到400人。目前,该集团在马来西亚拥有六个校区,包括一所综合性大学英迪国际大学,总计17000名在校学生。

据悉,英迪国际教育率先开创了与欧美名校互认学分的“双联办学模式”,为那些来自普通家庭却渴望接受国际高等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历的人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英迪国际大学提供大学学士双学位课程、大学双联2+11+2课程、大学预科课程、本科、硕士到博士各研究生课程等。其中大学双联2+1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英迪学院修读大学第一年和第二年课程,最后一年赴国际合作伙伴大学就读,在通过该大学的学术鉴定考试后获得该大学的学士学位。

凭借过硬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的视野,英迪教育集团迅速发展壮大。1996年,英迪教育集团从一家院校发展成为一家总院及三家分院。同年,英迪控股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并成为马来西亚教育事业崛起的时代新坐标。2008年,英迪国际教育集团与美国最大的教育集团劳瑞德教育集团结为伙伴大学,使其成为国际大学网络成员,并成功将英迪的教育品牌全球化。

“对英迪教育创办有重大贡献的是两位学者,一个是在马来西亚教育部退休的学者,还有一个是在政府大学里面的院长,他们帮英迪学院构思双联课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主要贡献。” 陈友信称。

陈友信深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陈友信介绍道,之前在马来西亚读华文中学的一名学生,统考成绩并不被政府承认,同时,由于经济限制,也没有钱去新加坡、中国继续上大学,于是选择来英迪学院完成了大学课程。“现在,这名学生也快50岁了,不仅在马来西亚拥有很大的企业,在中国企业中也担任总裁一职,可以说,英迪教育提供了在马的华人走向国际化的人生跳板。”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国际教育的杰出贡献,陈友信于2002年获英国考文垂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荣誉法律博士学位。并在2019年获得马来西亚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册封拿督(P.M.W.)勋衔。

担任商会会长,促进马中经济文化交流

上世纪90年度初,为了促进马中两国经贸发展与投资合作,加强马中政府机构及民间工商团体的联系,多个企业联合组成了非官方、非盈利、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2016年,陈友信被推选为马中总商会会长。

为了促进企业会员的自身的发展,马中总商会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举办讲座例会,组织考察团以及展览活动对接等服务。“我们一年大概会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举办300多场活动,总商会各州州分会受鼓励与中国不同省份对接展览活动,为马中两国的企业家提供项目交流合作的平台。”陈友信称。

据陈友信介绍,目前,马中总商会包括马六甲州、槟城州等9个分会,拥有1800多家企业会员,涵盖贸易、制造、金融、农业、旅游、教育、房地产、咨询等行业。
自参加总商会后,陈会长多次直接参与推展马中企业家大会。今年,陈友信除了主导组织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并首创了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MCYEC 2019),为孵化青年企业家创造平台,献谋供策。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强调民心相通和互利共赢的重要性,马中总商会在商贸交流过程中得到中国方面的很多支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华人子弟要把马来西亚文化和中华文化都要学好,这样才能从政治、经济各方面促进两国的深入交流。”陈友信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柯嘉逊博士书序 - 重温华教简史,前瞻华教未来


认识柯嘉逊,记得是1979年在英国曼彻斯特(Manchester)大学的学生活动。他当时在学生运动中是个挺有性格的才子。其悦耳磁性的嗓音,加上他在舞台上弹着吉他唱着爱尔兰民歌,谦和又深富亲和力的台风令人耳目一新。

至于下一轮令我印象深刻则是他在八十年代初与著名学者Chandra MuzaffarAliran期刊上就母语教育课题交手笔战,听说他是个纯英文教育出身,却又对母语教育理念华教运动深入浅出论述一番,确实令我这热爱中华文化者惊喜。

他返国后结识了林晃昇,沈慕羽等华教前辈,对他进一步决定于1985年投身于华教运动,肯定起着关键性推动力。他先在董总辅导处服务,在争取各美英等国大学承认统考为入校资格开疆辟土,经多届统考生在各大学的卓越学术表现,以至如今统考文凭俨然成了全球最受承认的中文版大学预科文凭。过后在15华团初创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时,他和陈庆年联手接下管理重担。他不幸于198710月茅草行动受囹圄之灾,离开监狱后在民权起义风潮中加入行动党做了一届的国会议员(1990 - 1995),在政坛施展身手。

在新纪元学院创办后,他又受重托当起第三任院长。他于2000年新纪元学院上任后,对树立并落实其创校理念校园自主·学术自由·学生自治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2008年柯院长不幸涉及新纪元风波。当时华教元老建议并在新纪元董事会和院方双方认可下,成立了四人调解小组,笔者为成员之一。经过一个多月根据资料及多次交流,有两件事项与院方无法达到共识:(一)是否准许学院系主任及行政主任自动列席理事会会议,(二)柯院长2009年的续约问题,结果调解小组无功而返。其实对院长续约问题调解小组」成员们也意见分歧,赞同与反对续约者各一位,而我与另一位则认为基于柯院长并无犯纪律错误,但因一方面已与学院董事会有纠纷,却又需时完成巩固3+0课程,结束其工作及顺利移交,因而向董事会建议让他延长聘约一年的折中解决方案(院长是三年一聘)。其实沈慕羽也发出公开函呼吁让柯院长多留一年,和气收场达双赢。最终因嘉逊被影射理财不清,而遭受不被续约的结局,导致柯院长于2009年入禀法庭力求洗清罪名,到2016年才达至所谓的庭外和解。然而对方公开宣称仅“表示遗憾而非道歉”,倒令局外人无从理解这庭外和解的原则。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华教运动的主要论述都是以中文书写,缺乏完整记录的英文版华教论述,以向英文社会介绍传奇性的我国华教斗争历程。嘉逊兄(他多次告诉我不必称他博士,直呼其名更为亲切)在1985年出版此书正填补了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受英文教育者、友族人士、国内外学者等。此书行文严谨,思路清晰,至今出了5版,称为洛阳纸贵也不为过。

当然要称为史书(作者谦称是简史),就得决定有所写有所不写,更应包含历史进程,知性论述,除适段的检讨总结,更有展望未来的着笔。以嘉逊投身华教运动之久,又兼有高深学养,我们对他有此期望也不为过。

如今在重印新版他能抽空再写了90年代后的华教史两篇,确也展示其用心之深。可能因其于新纪元事件后受伤害太重,亲尝了华教运动民粹份子的无理取闹与污蔑,再加上自己后期已没亲身参与华教运动,而对一些课题仅是数笔带过,如对新纪元风波的评论,阿拉伯字书法(Khat)事,关中案件等最近发生的华教课题。

嘉逊在华教运动既亲身体会华社民众对母语教育的执着信念,当然也因此运动曾走上民粹化恶质化的歧途而身受其害。华教十年内斗,消耗了华社民众对华教的热情,损害了华教运动接班人的培育,同室操戈,令亲者疼仇者快。嘉逊对此历程反思其因果关系,挖掘剖析华教运动潜在的弱点,进而勾画出因应新时代新挑战的华教共识及建塑华教共同体,从华教理念及教育素质,到拟定华教运动的同盟伙伴(改制华中,国中华文班/华文学会,师院校的华文师资班,大专院校的中文系等)的职责任务及定位,再加上与其他坚持母语教育的友族团体的互动支援关系。这些都是柯院长熟悉又热衷的课题,肯定可以为重振华教运动的风采增加动力。

处于转型关口的华教运动,既要传承优良的运动传统及理念,又得前瞻未来,为培育学子应付未来的挑战。在我国新格局下,华教工作者都需具备化被动为主动,突围而出的干劲。华文教育要在国家认同的共识下提升国文水准,要在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中追求更广泛更系统化国际认证,要在文明交流族群互动中推动国民交融及社区活动,当然更要在科技大潮中确保独中毕业生能兼顾科技能力及人文素质。

总之,要从国际教育改革大趋势中取经充电,从动态角度洞察华校教改的焦点,并坚持教育改革精准思维,与时俱进。

当然话说回来,我是通过这序文表达了我对嘉逊的另一层期望,以他的学者学养及社会使命感,肯定不会因在华教路途摔了一跤而沉默下去。他至今依然活跃于民主人权工作,但华教运动依然需要你,Dr.Kua

Tuesday, October 29, 2019

新格局下的华教:三变二不变


从早期的“华教运动,动与不动”到今天的主题“变与不变”,对我来说这始终进步,表示大家已经认为华教运动已经重要新启动,从「华教活动」提生为「华教运动」,进而关心下一个层次的问题,即“变或不变”。对我而言,格局上变的是社会与政局,不变的是华社对于华教运动及母语教育的坚持。在秉持华教运动一贯的原则之下,其策略与方法则需顺应时势而有所调整。

在这新形势下,华教同道必须探索新思維,才能因应新挑战,而不是保留「围城心态」,闭关自守。本人谨此提出三变二不变,与各位同道一起斟酌参详,尝试为华教寻找新路向。

二不变
‘不变的是本质,是战略上三变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 中华文化
华校作为马来西亚多源流教育体系的一支,其功能是提供所有马来西亚人--不分族裔宗教背景--深度学习中文,并通过中文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机运,让他们得以拥抱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人文遗产。在华校,中文的学习绝不是为了简单的说听读写,而是要准备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钻研中华文明的瑰宝。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但不减低人文的重要性,反而让人更需要人文素养来安身立命于天地之间。趋势大师在其著作《高科技,高人文》(High Tech High Touch)清楚阐明了这全球新趋势。人工智能的发达,将会使许多工作消失,而无法被机器取代的正是人文与文化。为学生准备深入探索中华文化进而欣赏世界各大文明异同的钥匙,正是马来西亚华校的特点。因此,拥抱非母语生,不是让华校变质的危机,而是华校必须进阶补强以让更多马来西亚子弟接触中华文化的时代契机。
(二)母语教育
母语教育是华校教育的主体,不能也不会因为发展第二语言教学而偏废。以国民团结为由统一各源流学校的声音,从来不曾消失,其中最包容的主张就是效仿新加坡,在单一源流学校内提供各种母语教育的学习。我们以两种理由,强力反对这种主张。第一,如果目的是要让不同族裔宗教背景的学生一同学习,非母语生不断增长的华小其实是楷模,落后的反而是一直流失非巫裔学生的国小,要把华小改为国小等于放弃成功的多源流教育模式,以此掩饰国民教育的失败。第二,母语教育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允许学生以母语学习,对少数语文天赋强、学习条件优、家庭环境好的学生或许完全不成问题,对其他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却只会让他们为了分心学习非母語语言而不能充分掌握其他知识,最后加剧社会贫富强弱的差距。马来社会过半反对“英文教数理”,担心的不仅仅是马来文的退化,更是弱势马来学生学无所成的命运。维护母语教育,因此不仅仅是捍卫多元文化主义,更是坚持社会包容(social inclusion),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普及教育,反对让弱势者自生自灭的冷血心态。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个人学习条件好,可以适应甚至受惠于单元化教育,就要求人人都有同样的条件,而罔顾适应不良者辍学、日后就业困难的命运。母语教育不应该强加于每个学生,但必须是任何学生都有的选项。因此,我们会旗帜鲜明地以多元文化主义和社会包容两个方针,结合各族群各阶层的群众力量,以教育为武器,一同建设更平等更有爱心社会!

三变
‘变的不是本质,而是战略,以便让华教占据当下形势的制高点,再创高峰。’
(一)教育改革
华教运动从来不曾食古不化,所以在1970年代独中复兴运动之后,在1980年代末我们就赶上全球教育改革的列车。在新形势下,我们会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以便校园更多元开放,孩子更成人成才。处于目前知识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冲击下,知识社会已提升为智慧社会。华教务必搭上全球起动的教育改革轨道,培养面对未来挑战的人才。
从传统的强调“教”至今日盛行的学生与教师角色转换,以生为本的各类教学模式涌现。力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纪律及团队合作精神,跨科的学习,文理融合教学(我国教育部也将取消高中文理分流),注重教育实践及社区参与,塑造多语情境教学,都对我国华校有改革的要求。
要培养未来人才,就避不开面对资讯流通及高科技的掌握,如编码技术(Coding)。其实教育改革也需应用高科技,如从多媒体课室到智慧校园,线上线下综合教学。从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继续学习,在教与学上已不能以不変应万变了。
(二)统考国际化
在关中生被法庭判决可以报考统考后,其实法理上统考已跨出统考公开化一大步。统考水准既然能让举世数十国数百所大学承认,我们不必将统考自限于独中,而应该放眼全球,在无边界的教育工业中取得一席之地。不但英国A-level在全球通行无阻,连澳洲的南澳州预科(SAM)和西澳州的澳洲预科(AUSMAT)尽管只是州政府主管的课程,也可以直达各国名校。统考国际化的好处是,不仅仅让董教总走出马来西亚,因而能提升它在教育政策上的谈判筹码和布局选择,最大的得益者是学生,因为考生国际化自然意味着国际竞争力更强,文凭更有价值。在中文将成为第二大全球性语文的未来,统考中文版将让马来西亚在全球中文学术界占有一处要津,让独中生与东半球最大市场自动接轨,在未来升学就业投资时坐享人和之便。统考国际化,自然必须要有完备的配套,让与统考共同成长的独中不但不会在生源上受到冲击,还能同享成长的利惠。
与统考国际化同步的是,统考毕业生也必须强化语言尤其是口语的能力,以便能轻易与国际接轨。在西方国家,东亚学生给人只会读书、不善言辞、內向的刻板印象,这将失去很多机会。马来西亚的统考生必须确立与一般东亚学生不同的形象,把劣势转为优势。然而,当今统考生口语能力弱的问题,不仅英文如此,国文口語更严重。在国内,许多批评统考者就以为统考学生马来文能力低落,不知道报考SPM的统考生(占整体统考生的8成强)中国文优等的多达六成强,比例甚至高于一般SPM考生。要改变统考生予人英巫文口語能力欠佳的的整體印象,我们必須加大力度強化口语教学,以演讲、辩论、电影、歌谣、社交媒体帖文等形式让学生提升马来文与英文的表达能力。
(三)培育全球视野华校生
我国华教运动从没努力将华校模式推广到全球各地开枝散叶,而是期望华教体系培养出世界公民,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力争上游,因此不困于国界或国内政策,不会因为生于小国或作为国内少数族群而处于劣势。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门下有大志者,都胸怀天下、周游列国以求施展抱负。21世纪的“天下”、“列国”,当然不同于两千年前中国的概念,但是全球互通、大国争霸、文明角力的这个时代,其实是全球化的战国时代。马来西亚华教处在国际地缘政治、国内族群政治的狭缝中,其毕业生绝对没有偏安苟存的条件,反之必须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才能在文明交锋、全球暖化、智能革命等各种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华校毕业生必须能够掌握中文及另外一两种语言,并通过这些语言认识背后的文明体系,建立厚实的人文修养和人际能力,在升学、就业、家庭各方面都能安身立命,穷能独善其身,达能兼善天下。

简言之,509政党轮替后,我国的确处于思维转移的最佳时机。但这也是保守势力奋起反击的危急时刻。此刻,我认为华社既不应操之过急,务必杜绝民粹意识,反而应主动与友族进步人士 / 团体串联,合办活动,共同进行论述宣导与消毒;与更多中立、理性的友族组织及个人互动沟通。华教运动应提倡相互理解尊重,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团体或个人,并须切记“欲速则不达”的古训,特别正值目前这个多元族群国家进行政改的关键时期。

顺应国际中文受落发展之势,国内政改带动许多新思维之时,华教工作者应有文化自信反守为攻。在不忘初衷坚持华教大原则下,有勇有谋地为华教开拓新领域,化被动为主动地谋划华教发展的新路向。

雪隆华教营演讲
2019年10月27日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9

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暨首届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开幕典礼致辞

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暨首届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
开幕典礼

由我会创办的马中企业家大会(MCEC),举办至今,已崛起为一项国际品牌活动,备受国内外政商界的高度认可。今年的大会,第一次获得马中商务理事会支持联办,正是一个肯定。

每一届的马中企业家大会,我们都构思了符合时代需求及发展趋势的主题,紧贴马中两国、东盟,以至全球最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展望前景;因此受到国内外各领域企业家的重视,以及热烈响应。

今年是马中建交四十五周年。我们响应这个重要里程碑的时代号召,大会主题定调为《马中建交四十五载,再创辉煌》,正是体现马中总商会对此活动的务实目标以及精准规划。

回顾现代国际关系史,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是最早与中国建立邦交的国家。这是马中两国领导人以超凡的战略眼光,高屋建瓴地做出了马、中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两国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值得国人骄傲。

45年来,马中两国建立了深厚的政治互信,各领域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共同利益。这一切成果,来自于两国政府间的高度互信,也来源于中马两国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长期以来,马中文化水乳交融,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情谊和文化渊源。我们关注到,"一带一路"的五通当中,"民心相通"是最接地气、最能确保马中两国持续长久友好关系的基础。我们也希望借此深化关系,推动更多马来西亚各族人民与中国人民互动交流、互相理解,在促进马中关系这部分,扮演重要角色。

这次大会,下午特设六场专场论坛,包括探讨“一带一路”倡议、新思维以及人文生态游,是提供马中企业家新商机的舞台。

另外,本届大会首创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为马中青年企业家量身定做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我相信,这将迎合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国内创业年轻化、传统企业迈向转型的趋势,而成为一大前瞻性的新亮点。下午的两场分场论坛——数码经济与青年创业,都是当前的新创企业,不可错过的高质量论坛。

此次大会特增两项分场论坛,马中两国产业园发展商机,以及福建省推介会,皆是深具实务性的商机题目。

眼下,45年过去了,中马两国建立了深厚的政治互信,友好关系实现长足发展。回顾去年,马来西亚经历了独立以来,第一次的政权轮替。但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重视跟中国政府和人民,继续加强互利合作,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相互扶持,永做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

马中关系可以延续互信互惠的基礎,同时也传承领导先辈们高瞻远瞩的愿景,携手共进。为马中两国牢筑友谊之桥,拓宽发展之路,持续为两国人民创造无限的福祉。

在这个新起点上,我们呼吁,政府与私人界携手合作,特别是有待大展身手的马中中小企业,共谋发展及开拓商机,包括配合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及"走出去"的基础,建立互惠合作的新经济及商业伙伴模式。

马中两国的合作契机,可以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目前,马来西亚正在积极部署工业4.0的发展,特别需要高科技技术人才以优化我国的經濟結構。我认为中国这方面的强大优势,正是可以配合我国的优先选择。其中的重点项目,包括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跨境電商、移動資訊、移动支付,以及農業智能加工,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都知道,即将来临的2020年,是" 马中文化旅游年 "。希望这一年的节目,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情谊。马中各领域的企业都应出力,以达到4百万中国游客访马的目标,或至少全面实行落地签证。

我在此呼吁政府,进一步为中国游客提供便利与优惠;特别是免签证这方面,应该早日落实。政府与商界各方面的配合,必能打造利好条件,有助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20191012

Friday, September 6, 2019

《华文独中教育蓝图》课程改革的方向 - 课程总纲汇报与交流


1. 《课程总纲》(草案)是在《独中教育蓝图》完成后,随即展开的一项后续工作。《独中教育蓝图》在课程发展部分提出课程领导的概念(第82-87页),为完善这项课程领导的工作,统一课程委员会拟定了《课程总纲》(草案),作为引导未来10年(2018-2028)独中课程发展的工作指标,同时落实改革课程结构、推动校本课程,以及优化课程标准的措施,以达到“乐教爱学、成就孩子”的愿景。

2.     这次的交流会主要针对初高中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跨课程元素,以及初高中的课程结构进行讨论和交流。交流会的参加者包括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及各独中校方领导,希望能收集更多华教实战经验,以完善《课程总纲》的内容,最大的程度协助各个独中的发展。

3.     为了收集各界对《课程总纲》(草案)的意见及完善课程总纲的拟定。这份《课程总纲》(草案)已在5月上旬寄发给各个独中收集意见,希望各校可以在730日之前把意见传回给董总课程局。

4.     这次的交流会引起媒体热烈讨论五天上课日的课题。一些独中在过去6-7年的期间,已经陆续的将上课的时间改为五天上课日,不过采取的措施是很多元的,包括了星期六列为教师进修日、联课活动、政考补习、或是多元的学习活动等。此外,随着工业4.0的到来、经济市场人力需求的变化、升学渠道的拓宽、中等教育人才培养从重知识,到现今21世纪关键能力的提出、高思维的能力培养、跨领域课程、少子化家庭更重视家人共处的时间等,在在呼吁独中课程不得不重视五天上课日这个选项。独中课程在这个时候讨论五天制的可能性是有必要,也是契合时机的。当然,董总没有行政权力规定独中的办学方式,但是作为指导独中课程发展的最高单位,董总对于这些推行,或将推行“5天制”的独中,有必要探讨“5天制”作为一个选项的可能性,以供这些独中参考。

5.     当然“5天制”的研讨背后伴随的是上课节数减少的课题,而这项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全面性的课程调整,并非如媒体所突出的“减少数学节数”这样一个片面的议题。整体课程的改革考虑的是独中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回应工业4.0,独中课程要如何培养能够沟通、有批判思维、具备创意和能与人协作的新生代,同时亦要兼顾独中教育注重“德智体群美”的教育理念。科技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和学习者接受信息习惯的改变,对“知识只有在课堂上传授”,和“学习只有在课堂内发生”的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再限于教师”,“方法也不在限于面对面的传授”,而“学习更是无时无刻在发生”。

6.     在目前这知识更递迅速的资讯泛滥时代,仅重视知识已不足于应付未来的挑战。而未来教育重点已从知识的传授提升至智慧的掌握。从资讯的归纳重组、从众多选择做决策,到执行力行动力的培育。这些素质都是未来人才的重要元素。独中教育必须与时并进,朝向培训未来人才而努力。

7.     有鉴于此,我希望作为即将引领独中教育面向21世纪的各位同道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想象我们的孩子所将面对的世界,他们要面对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许将是截然不同的。最后以《第三次浪潮》作者,社会思想家Alvin Toffler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能读和写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学习,忘掉之前所学,和再学习’的人”。


2019512

拓宽教育前路:观念、方法与实务”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闻发布会


世界各国莫不积极从事教育改革与创新,我国对教改的重视亦自不待言,所以任何更动都会引起社会巨大的关注及议论。教改必须放眼长远,需要从政策和社会层面,共同创造有利的条件,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求取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此,我将针对与本学术研讨会有关的议题——“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提供下列几点看法。

希盟政府一年前上台后,宣布在今年六月恢复全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如今,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在国文、英文、伊斯兰教育、道德教育及历史,这五个科目中以课程整合模式,各用一小时教导公民教育(学前教育课程学生则是三十分钟)。此外,也透过学校周会、课外活动和各种学校活动来推动公民教育。

教育部修正对智育的偏重,确实是好的开始。但每个月只在以上科目上一小时公民教育课,究竟有何成效?相信这是许多人的疑惑。不过,我不认为,授课时数的多寡,或未列为必要及格科目,会是公民教育成败的唯一关键。公民教育要办得好,也依赖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果教育部没有从培育师资(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来从事教学)、调整授课内容(加强学生对人权、法治、民主政治的认知与行为实践),以及把学校塑造成理想的公民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身教与境教的影响下,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等方面著手,即便增加再多的授课时数,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政府修法降低投票年龄至十八岁,独中教育又有何因应?其实,我们已在去年所发布的《马来西亚华文独中蓝图》将推动公民教育列为未来重点工作之一。政府修法后,意味着未来四年内将有第一批在籍独中生首次履行公民投票责任,董总对此有短、中、长三期的规划。

首先,在短期内,董总会用半年至一年时间,组织人手编写选举教育的读本和使用指南,供独中使用,并与选举委员会、选举监督等机构合作,到各校宣导选举教育。与其同时,透过联课活动的方式,在校举行模拟选举、参访议会等,让学生体验选举和议会运作。在中、长期方面,董总会分别在高、初中增设通识和社会科学两门课,将公民教育内容纳入正式的独中课程内。

公民教育关切的是培养民主政治生活下的公民所需的素质,因此广义的选举教育所关注不能仅限在议会制度、选举过程、投票行为和政党政治等介绍,而是民主政治生活的公民德行的形塑,诸如从事公共讨论的能力、处理政治对立的能力等。董总的公民教育会往这样的思路规划。

简单来说,公民教育的成败,其实是社会价值观的投射。如果一个社会是以叫嚣对立为常态,资源分配又不均等,公民教育要教学生友爱,要互助合作,并不是容易的事。我相信先有好师资,才有好教育。回到人本,教育应该先教共通的价值,如人权、尊重,而非绝对的教条,因为教条会随时空改变,所以必须让学生们先学如何做好人,再学做好公民、做尽责的好国民。

政党轮替后的众多改革议程里,教育改革始终被归类为最困难的重责大任。鼓励年轻人关心时事,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公民责任,不仅是必要做法,也愈来愈迫切。有鉴于此,我希望政府能正视我国公民教育的缺失,透过认真而务实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的现代国民。



2019816

Wednesday, July 17, 2019

新中国70年陈友信会长专访


“今年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四十五周年,”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总会长陈友信说,其实,作为马中经贸往来的重要桥梁,马中总商会历史上曾三易其名,而其名称的变化,正好充分反应了中国经济不断成长,马中经贸关系持续深化、交流领域逐步扩大的历程。
陈友信说,马中总商会1990年成立时,最初的名字叫“马来西亚中国商品进出口商公会”。
在马中建交的197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不足1.6亿美元;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已跃居马来西亚头号贸易伙伴;到2018年,中国不但连续十年保持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双边贸易额也已达到建交时的684倍。
陈友信说,尤其随着经济成长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重要的出口市场。尤其是随着榴莲、棕油、燕窝等马来西亚优质农产品得以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相信还会为两国业者创造更大商机。
随着中国加速改革开放,以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企业家为先锋,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企业逐步走进中国,两国经贸交流领域日趋广阔。“马来西亚中国商品进出口商公会”于1993年改为“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
身为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联合会主席的陈友信说,无论是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积极扮演经贸交流桥梁角色还是他回国投资办学,都继承了陈嘉庚先生对马来西亚华社留下的精神财富。他亦相信,秉持和发扬此种精神,华人华侨在今天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亦能起到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马中经贸交流迎来全新的面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久,“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于2014年改为现名“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
2002年,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时任总会长颜清文看到中国和东盟合作日趋紧密,中国企业也日益开始“走出去”,颇具战略眼光地倡办首届东盟-中国经济论坛,邀请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千位企业家聚首马来西亚。到2011年,马中总商会进而创办了马中企业家大会,到今年10月将连续举办至第九届。
陈友信也正是在2002年获邀加入当时的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出任东盟-中国经济论坛的工委会(筹委会)主任,自此一直服务于马中总商会,并致力于促进马中企业家交流合作。
他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马中企业合作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尤其是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升级版”,强调各个参与国家的“合唱”,令马来西亚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马中经贸交流更具信心。他回忆起去年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期间,自己走访考察中国健康产业、创业园区的蓬勃发展,感慨中国经济呈现出来的创新和活力是马来西亚企业家可以借鉴的对象和不可错过的机遇。
“马中企业合作‘年轻化’和‘多元族裔化’两大新特点尤其令人欣慰。”陈友信说,由于越来越多中国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进入马来西亚投资,青年企业家交流在马中经贸合作中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在今年即将举行的第十届马中企业家大会上,马中总商会有意识为两国青年企业家交流搭建舞台,重点推动两国在初创企业、高科技新兴产业、旅游业方面的交流对接。
“另一方面,马中总商会非华裔会员人数已经突破百分之十,”陈友信说,这充分体现“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受到普遍欢迎,马中经贸合作带来的商机为马来西亚各族裔企业家共同看好。


Sunday, July 14, 2019

马中总商会 2019年常年会员大会


伴随着马中两国热烈庆祝建交四十五年之际,自1990年由具备前瞻视野与过人眼光的先贤们创立的马中总商会也迎来了第29个会庆。

我们非常高兴见到眼下的马中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两国领导人在国内、区域和全球的策略动态下,表现出来的政治领导智慧和魄力。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来,近6年的发展态势良好,无论在形成速度、国际接受速度、项目推进速度,都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一面。我们不难发现,贯彻并将继续引导「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划分为三大重要策略:
1)「一帯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的项目,务必导致沿线国家也致力参与并推动;
2)「一带一路」项目不仅是经济建设,务必关注文化教育的交流互动,达至沿线国家全民共识,认可;
3)「一带一路」发展应全面发动各国民营企业的参与,特别是中小企业,这会是推动「一带一路」工程的新引擎丶大助力。

展望2020年,我们高度对马中旅游文化年充满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人文交流以及实现永续的社会经济成长。

为了提升马中来往游客量,我们呼吁当局制定更多诱人政策和措施,以提升来马和赴华的旅游兴趣。

当中,我们一定要正式游客签证问题,同时简化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和批准程序。我们希望政府将为这项吸引游客与招商引资政策,投入更多心思和努力。

经过过去三年(从2016年至2019年)的任期,我十分荣幸告诉大家,我与一班中央理事在三年前提出的马中总商会宣言纲领,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随着中美贸易战引起不稳定的经济趋势,世界多国领导人和众多国际机构纷纷表达对贸易战可能拖垮全球经济的担忧,期待G20大阪峰会上各方加强合作,维护自由贸易,推动世界经济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看得出,世界高度关注中美元首在昨天(28日)G20大阪峰会峰会期间的会晤能否推动双方贸易谈判出现新局面。

尽管美中领导人在G20峰会期间有过礼貌性会面,不过这场贸易战前景仍未完全开朗起来。

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当然心怀希望,两大参与国朝着实现双赢局面出发。我们相信,随着美国经济各项指标表现不如人意,美国工商界与人民已经看到贸易战带来的双输危机和严重冲击。

至于我国马来西亚,随着美中贸易战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掀起外资涌入马来西亚投资的短期契机,但我国再也无法固步自封,以廉价优势,维持吸引厂商的旧思维与越南等国竞争。

因此,顺应人工智能、工业4.0新兴工业模式,我国经济、企业以及生产模式的自动化转型,才是突破重围的唯一出路。

眼下,我国政府应提供更多融资便利、科技补助与提升人才资源,推动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今年是我们商会的国际品牌活动——马中企业家大会正式踏入第九个年头的重要里程碑。我们这项大会走过九个年头,成功化整为零,在推动马中经贸关系、人文互动以及友好往来的民间层面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视野、新格局、新高峰。

在本届大会提倡马中建交四十五载,再创辉煌的主题号召下,我们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支持我们、加入我们、协助我们。且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求真务实中同谋新事业,在积极奋进中共创新商机!

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MCEC 2019)基本延续了往年的精细、务实风格。而且,在本会臂膀——青企会匠心独运的构想和心思慎密的行动努力下,首创了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MCYEC 2019),为孵化青年企业家创造平台,献谋供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