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 2015

马来西亚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 第三届总会长陈友信发言稿

百年前,华人地缘性和血缘性社团的创立的宗旨和功能,基本上是为了安顿和照顾南来的同乡,包括安排就业、祭祀共同的祖先、联络乡情、兴学办教、施诊贫老、排解纠纷、安排后事等等。

(一)会馆社团的现代角色和功能:

以上所提到的大部分事项,现代人都能自行处理,无需劳烦会馆社团。那么,21世纪的会馆社团,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呢?我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     培养人才:

前些时候企业界盛行一套管理概念,称为“从优秀到卓越”(From Good to Great,或者简称为“从AA+”),认为一个企业要达到优秀不难,但是要追求卓越,就不容易,关键要素在于人才。有怎么样的人才,就能做怎么样的事。

很多人或许忽略了,像会馆社团这样的非营利机构,实际上也需要人才。社团能做多少事、格局有多大,跟所具备的人才关系密切。换言之,若是缺乏人才,社团不是眼高手低,就是进展缓慢。因此,今天的会馆社团,需要花心思栽培人才,通过思想和技术的指导及演练,培养具有创意、能够独当一面,具备行政运作能力的人才。

(2)     社团章程必须与时俱进:

最近董总风波好像给华人社会进行一场“震撼教育”。有的领袖不依章行事,结果僵局打不开,矛盾越陷越深。人固然是问题的症结,然而,章程的含糊也造成别有居心者有机可乘,钻章程的漏洞。

所谓经一事,长一智。我诚恳呼吁所有的社团领袖,应该好好检查本身的章程,看看是否有漏洞?趁着平时把章程修订。我也呼吁华总拟定标准化的社团章程,供各社团参考。

(3)     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

会馆虽然是华人社团,但是生活在多元种族的社会,我们必须关心跨族群的公共事务,必要时公开表达观点,提供改进建议;或者连同其他团体联署声明,鞭策政府。

所谓公共事务,具体言之,就比如伊斯兰刑事法(Hudud)、政府在今年四月推出的服务税(GST)、我国社区的安全问题、教育政策等等。通过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打造更美好的马来西亚。

(二)继承及发扬“嘉庚精神”:

接下来要跟各位谈谈陈嘉庚先贤以及“嘉庚精神”。

相信年长的一辈对陈嘉庚先贤的事迹耳熟能详,一般人常用“倾家兴学”来概括他的奉献和成就。这位先贤在教育事业的付出,包括所投入的心力、长期教育捐献之总额,以及持续努力之长久,整体而言,几乎可说是前无古人;当然,我们不希望是绝后,否则就无从再谈“嘉庚精神”了。

嘉庚先生当年创办或资助的学校,包括厦门的集美学校(1913)、新加坡的南洋女校(1918)、南侨中学(1919)、厦门大学(1921)等等,都是为国家和社群培养英才的优秀学校;他本身或者他的女婿李光前先生,在当时的马来亚或马来西亚,也捐款给不少的华校和民间团体。所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光前堂”的字样。根据学者的研究,嘉庚先生一生中在中国、新加坡以及马来亚所捐献的教育经费,保守估计总值在一千万元以上;若兑换成现在的币值,大约相等于一亿美元。

祖籍厦门的会员们,相信大家都约略听过这些事迹。嘉庚先生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长袖善舞,懂得创造财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慷慨。实际上,嘉庚先生有许多进步的教育观,例如,他鼓吹及创办女校,是当时可说是走在时代的前端。他推广技职教育,强调其实效性以及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他的高瞻远瞩。

此外,很少人知道嘉庚先生与博物馆也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华人世界创办博物馆的先驱。嘉庚先生在1950年至1960年建兴建鳌园;另外捐献10万人民币倡办中国广州华侨博物院。这座博物院于1956年动土,1958年落成,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意义深远。嘉庚先生认为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文化建设、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加以重视。嘉庚先生也推崇自然科学,不论是鳌园或者他所创办的博物馆,都有很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的陈列和收藏。

有感于嘉庚精神的伟大及其当代意义,2011年我跟陈凯希先生、拿督斯里林玉唐、拿督张润安发起成立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宗旨包括:(1)发扬陈嘉庚精神、(2)支援教育工程、(3)加强跨文明交流、(4)深入研究马来西亚及海外华人历史。

这些年来,陈嘉庚基金设立了陈嘉庚纪念馆、先后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展览、出版书刊、国内外团体的互访交流、嘉庚语录书法比赛、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常识问答比赛等等,都得到社会各界相当好的回响;今年更创办“嘉庚学堂”,培训有志于社会工作的青年,以一年的期限作思想和技能的准备,课程包括三大范畴,即(1)人文思想、(2)政治经济,以及(3)公共管理。欢迎在座的年轻朋友,或者各位会员的子女报名参加。就读“嘉庚学堂”无需学费,每个月还可以领取1500令吉的津贴。欲知详情,可以向陈嘉庚基金洽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