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6, 2015

时间都哪儿去了?

1.我与隆雪华堂结缘是在1986年,受时任会长邱祥炽先生的邀请,协助筹组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青年团(简称雪华青),并于1988年至1990年间当了青年团团长,也于1987年受委为董事,屈指算来已接近三十个年头。对比短短的人生,这段日子可不算短。今年六月,我在隆雪华堂的会长任期正式届满,离别在即,感触良多,也该借此反思做个总结。

2.回想当年受邱会长所托,汇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确立‘育我华青,民主为训’的理念,为推广民主人权的思想教育,无怨无悔的奔波。大伙儿热火朝天,过着闪亮的日子。回想当年,活动频密,心情愉快,每周一次的论坛(包括每月至少一次以英巫文为媒介的讲座)持续多年,到各大学办讲座、口才培训、会议规范座谈,与四大华青联办全国青年领袖训练营;此外还出版一系列册子宣扬民主理念,每年一次大规模庆祝人权活动,组织培育分队到各县区办青年活动。只要是有关民主人权的活动,雪华青旗帜总会迎风飘扬,从不缺席。

3.在十五华团活跃期间,我追随张景良等人,足迹遍布全国;也有幸和林晃昇、沈慕羽一众华教领导接触学习,更成了推广两线制理念的马前卒。犹记得最高记录是一年共主讲了五十多场民主人权讲座,又刚逢英迪教育集团初创的艰难时期,难怪太太怪我将家当成旅馆,一周难得一次在家共用晚餐,也难得和孩子们见面。对于孩子成长期我缺乏参与关心,始终深感内疚,至今依然。从民权委员会秘书长到华研总务,从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到在雪华堂‘改朝换代’后降为普通董事,我在雪华堂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4.在隆雪华堂‘协商挂帅’的岁月,我仅能在‘不友善的雪华堂大环境下沉潜拓土(借用黄进发的用词),蓄势待发,直到经过多番运筹帷幄协助颜清文掌握领导权,隆雪华堂才重新刷亮招牌,重返当仁不让的轨道。在辅佐颜清文、陈志成及黄汉良三位会长期间,隆雪华堂不仅促进内部组织民主化,也为华社的公民运动理念奠下基石,让华团活动内涵有了质的飞跃,并全面参与国家政经文教各领域。
5.至于我当会长期间,在众同道的配合支持下,隆雪华堂更以‘扎根华社,迈向多元’为理念,丰富了我国华社公民运动的内涵,积极拓展跨族群活动。行动方略的成立过程一波三折,反而激发同伴们的热情,更落力去落实华团跨族群社会工作。我们始终相信,我国社会改革运动,必须动员各族人民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有效牵制种族和宗教极端势力。

6.如今到了即将挥别隆雪华堂的时刻(当然日后隆雪华堂若有号召,我必然随呼随到),我在思索没有直接参与隆雪华堂的日子会是怎样的?
其实我国正值政治体制暗流汹涌,经济结构急需转型优化,华团组织尚需理念提升,华教运动确也面临内外交困之际,到处都是有志男儿女士可以贡献效劳之处。

7.我已届六十耳顺之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社会改革是一辈子的承诺,离开隆雪华堂仅是转个跑道,隆雪华堂的同道老友们还会在各个场合并肩作战。这篇感怀,算是给自己在隆雪华堂的三十年生涯做个小结,希望激励更多有志青年加入隆雪华堂,薪火相传,接下我们这批在八十年代高举民主人权旗帜的‘老青年’的棒子,继续前进。

8.时间都哪儿去了?回首过去,原来都在‘扎根华社,迈向多元’的路上播种、耕耘,致力于开创新天地。日子没有虚度,有意义的投入,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Thursday, June 25, 2015

公平與多元,始能促進國民融合

對某些人而言,消除多言即可實現國民團結。從本質上,多元社會被視殖民時期的遺緒,是建設國族國家的一大阻力。國人如今說著不同的語言,甚至信奉不同宗教,都是英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的結果。短期內,這些差異可以被容忍,但長期來說必須被消除。在這個意義上,中庸意味著漸進地消滅多元。

多元,像是生活中的各種調味料。在個人層面,使我們擁有多樣的選擇趣味。在集體方面,使我們能更廣泛地思考,靈活地應對環境。

這是多語環境的最佳證明。在多元族群的馬來西亞,我們得以與全世界接軌。不論對方說的是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阿拉伯語或印地語,我們當中將有人通曉這些語言。

但是多元社會確實對國家建設構成挑戰:不平等。當我們同樣是貧或富時,多元尚且不是問題。然而,生活中常感被虧待者,對於多元將感到惱怒,甚至難以忍受。

在平等的國度,像瑞士那樣即使存在各種語言,仍能共存共榮。一旦喪失平等,縱使像泰國佛教徒和穆斯林一樣說著泰文,也會發生族群衝突。

2008年政治海嘯後,馬來西亞經歷兩項變化。首先,往積極方面發展,民主空間愈來愈大。其次,在另一方面,我們見到更多的族群與宗教衝突。國人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敏感。無論教堂的十字架或興都廟的暮鐘,都變成危險、混亂。

某些人因而聲稱,民主與多元社會難以兼容。直至我們願意與對方一樣,否則民主不適合我們。我們需要回到專制的舊時代,繼續由政府來規範我們的思維行動。

也有人認為,我們必須在宗教或語言議題中尋求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更深入了解彼此的宗教,設身處地,審慎敏感;甚至需要學習更多共同語言。

我們當然堅持促進理解,但我們也相信近幾年的不平等、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是族群與宗教衝突的根源。

不論喜歡與否,新經濟政策(NEP)及其延續計劃,形塑了馬來西亞1969年之後的走向。這項政策成功地縮短了族群之間的經濟鴻溝,還提供了穩定的經濟增長。

除了這些正面貢獻,新經濟政策也讓國家付出慘重代價,不僅造成大量人流失、資本外移,非馬來人也感受到二等公民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新經濟政策未能賦權予所有土著,無法他們享有同等機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權報告指出,大部份非土著都被邊緣化。在馬來群體中,機會也並非公平、平等與針對性的依據需求與績效分配。我們經常聽聞部長子女獲頒獎學金到海外深造,但那些缺乏管道的鄉區子弟依然落於人後。

短期而言,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產生許多新的百萬富翁或億萬富翁,但同一時間,卻未提升一般馬來人和土著的競爭力。到了八零年代,通過私營化政策,新經濟政策儼然成為朋黨至上、用人唯親的藉口。

這些弊端,使得新經濟政策從長期甚至中期來看,都站不住腳。我國目前仍停滯在中等收入陷阱,喜歡僱用廉價外勞,但我們的勞動密集產業卻不敵中國、越南、印尼的廉價勞動力。同時,我們也缺乏學有專精的勞動力,來應付高科技產業的需求。

即使首相納吉胞弟納西爾,也希望見到乃父制定的政策有結束的一天。但任何有關改革的討論,都遭到土著權威組織、穆斯林連線和馬來前鋒報激烈反對。不只是那些不具競爭力的土著企業,處在弱勢社經地位的普通馬來人也懼怕新經濟政策終結。

某些政客操弄這類恐懼心理,以確保既得利益。他們不斷散播馬來人、穆斯林和伊斯蘭教危在旦夕的印象。這就是族群與宗教衝突的政治根源。某些政客需要在人民心中散播恐懼與不信任感才能繼續執政。

直到社會對新經濟政策的替代政策取得共識前,我們可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宗教衝突。我們需要一個讓孩子們都有平等機會憑藉潛能與努力逐夢的政策,而不是由家庭、社區或出生地域來決定他們的命運。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體現公平,讓每個需要協助的國民都獲得公平賦權的機會,改善自身與他者的生活。

我們必須摒棄「馬來人之困境是內部族群問題」的觀念,應從全民層次來看待問題。尤其是馬來人在人口和政治上佔主導地位,一旦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勢必影響全民。

我們也必須摒棄「本南人或尼格利陀人之困境是內部族群問題」的觀念,即便他們不在人口和政治上佔主導地位。我們必須同在一起,否則將失去同在一國的道德基礎。


如今,我們必须先跨出建立共識的第一步,使國人能更有自信地追求共同的未來,減少對前景的不安全感。不論喜歡與否,我們都得同舟共濟,休戚與共。

Monday, June 1, 2015

马来西亚同安金门厦门联合总会 第三届总会长陈友信发言稿

百年前,华人地缘性和血缘性社团的创立的宗旨和功能,基本上是为了安顿和照顾南来的同乡,包括安排就业、祭祀共同的祖先、联络乡情、兴学办教、施诊贫老、排解纠纷、安排后事等等。

(一)会馆社团的现代角色和功能:

以上所提到的大部分事项,现代人都能自行处理,无需劳烦会馆社团。那么,21世纪的会馆社团,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呢?我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     培养人才:

前些时候企业界盛行一套管理概念,称为“从优秀到卓越”(From Good to Great,或者简称为“从AA+”),认为一个企业要达到优秀不难,但是要追求卓越,就不容易,关键要素在于人才。有怎么样的人才,就能做怎么样的事。

很多人或许忽略了,像会馆社团这样的非营利机构,实际上也需要人才。社团能做多少事、格局有多大,跟所具备的人才关系密切。换言之,若是缺乏人才,社团不是眼高手低,就是进展缓慢。因此,今天的会馆社团,需要花心思栽培人才,通过思想和技术的指导及演练,培养具有创意、能够独当一面,具备行政运作能力的人才。

(2)     社团章程必须与时俱进:

最近董总风波好像给华人社会进行一场“震撼教育”。有的领袖不依章行事,结果僵局打不开,矛盾越陷越深。人固然是问题的症结,然而,章程的含糊也造成别有居心者有机可乘,钻章程的漏洞。

所谓经一事,长一智。我诚恳呼吁所有的社团领袖,应该好好检查本身的章程,看看是否有漏洞?趁着平时把章程修订。我也呼吁华总拟定标准化的社团章程,供各社团参考。

(3)     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

会馆虽然是华人社团,但是生活在多元种族的社会,我们必须关心跨族群的公共事务,必要时公开表达观点,提供改进建议;或者连同其他团体联署声明,鞭策政府。

所谓公共事务,具体言之,就比如伊斯兰刑事法(Hudud)、政府在今年四月推出的服务税(GST)、我国社区的安全问题、教育政策等等。通过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打造更美好的马来西亚。

(二)继承及发扬“嘉庚精神”:

接下来要跟各位谈谈陈嘉庚先贤以及“嘉庚精神”。

相信年长的一辈对陈嘉庚先贤的事迹耳熟能详,一般人常用“倾家兴学”来概括他的奉献和成就。这位先贤在教育事业的付出,包括所投入的心力、长期教育捐献之总额,以及持续努力之长久,整体而言,几乎可说是前无古人;当然,我们不希望是绝后,否则就无从再谈“嘉庚精神”了。

嘉庚先生当年创办或资助的学校,包括厦门的集美学校(1913)、新加坡的南洋女校(1918)、南侨中学(1919)、厦门大学(1921)等等,都是为国家和社群培养英才的优秀学校;他本身或者他的女婿李光前先生,在当时的马来亚或马来西亚,也捐款给不少的华校和民间团体。所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光前堂”的字样。根据学者的研究,嘉庚先生一生中在中国、新加坡以及马来亚所捐献的教育经费,保守估计总值在一千万元以上;若兑换成现在的币值,大约相等于一亿美元。

祖籍厦门的会员们,相信大家都约略听过这些事迹。嘉庚先生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长袖善舞,懂得创造财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慷慨。实际上,嘉庚先生有许多进步的教育观,例如,他鼓吹及创办女校,是当时可说是走在时代的前端。他推广技职教育,强调其实效性以及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他的高瞻远瞩。

此外,很少人知道嘉庚先生与博物馆也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华人世界创办博物馆的先驱。嘉庚先生在1950年至1960年建兴建鳌园;另外捐献10万人民币倡办中国广州华侨博物院。这座博物院于1956年动土,1958年落成,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意义深远。嘉庚先生认为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文化建设、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加以重视。嘉庚先生也推崇自然科学,不论是鳌园或者他所创办的博物馆,都有很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的陈列和收藏。

有感于嘉庚精神的伟大及其当代意义,2011年我跟陈凯希先生、拿督斯里林玉唐、拿督张润安发起成立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宗旨包括:(1)发扬陈嘉庚精神、(2)支援教育工程、(3)加强跨文明交流、(4)深入研究马来西亚及海外华人历史。

这些年来,陈嘉庚基金设立了陈嘉庚纪念馆、先后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展览、出版书刊、国内外团体的互访交流、嘉庚语录书法比赛、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常识问答比赛等等,都得到社会各界相当好的回响;今年更创办“嘉庚学堂”,培训有志于社会工作的青年,以一年的期限作思想和技能的准备,课程包括三大范畴,即(1)人文思想、(2)政治经济,以及(3)公共管理。欢迎在座的年轻朋友,或者各位会员的子女报名参加。就读“嘉庚学堂”无需学费,每个月还可以领取1500令吉的津贴。欲知详情,可以向陈嘉庚基金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