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27日至29日,笔者发表了三篇对华教的思考,即〈初探华教再出发〉、〈初探统考新定位〉以及〈初探关中解决方案〉。邹寿汉先生洋洋洒洒回应数千字,笔者先得谢谢他的指教。但拜读再三,除开冷嘲热讽,邹先生仅是对笔者提出的诸个论点中,集中评论两点,即(一)统考国际化,及(二)公民意识与学校的硬件提升。
(一) 统考国际化
邹先生以“统考全球化之说就犹如痴人说梦,是没有理论基础不具备科学性的”加以否定。至于怎样没有理论基础?又如何不具备科学性,毫无论证。他提到“统考文凭和剑桥考试没有可比性”,为何没有可比性?也同样说不出原因。
笔者知道统考国际化深具挑战性,才列明两大努力重点:(1)适当的规划及拟定进程表、(2)准备条件及与各国各地华校进行联系磨合。邹先生对国际化统考没信心,列了两个理由,一是“中国已经在做且水准远超我们”、
二是“作为国际考试,缺乏相应权威的标准教材”。
笔者在文中已阐明,根据所知,相对于中国的联考,统考被各国大学接受的程度也毫不逊色,这是因统考的英文水准及较早大量独中生升学后的优秀表现,如今凭着统考文凭可直接进入许多著名大学的第一年课程,而中国学生还得修读一年预科才能进入不少著名大学的第一年课程。
其实有关前瞻统考新定位的文章,笔者在一年前已写出。为了吸取董总领导人的意见,并未立即公开,而前后两次约见董总叶新田主席及邹先生。第一次会面时向叶邹二老解释了笔者对统考的建议;第二次会面时,笔者还记得叶主席说董总也正设立小组探讨统考国际化的可能性,但表示在国内当成公共考试则有难度。董总也探讨统考国际化的可能性,又怎会是痴人说梦呢?
笔者在〈初探统考新定位〉的文章中提出两个初步概念,一是统考转型为公共考试、二是统考国际化。邹先生只谈统考国际化,对公共考试命题,不置一词。其实,使统考成为公共考试,不只是为了解决关中风波,更是提升统考地位的时代需求。
有理想才有努力的力量及方向,探讨统考的转型及提升,岂不是华教工作者应主动积极思考的方向和目标吗?为何笔者只提出初探就引来邹先生的大棒子,直接责问笔者“是否处心积虑的埋葬我们华教事业的过去和未来?”有那么严重吗?将拓宽前路的探讨,扭曲为“处心积虑的埋葬我们华教事业的过去和未来”,笔者可以说这是缺乏探讨精神的歪曲和诬蔑吗?
(二) 公民意识与学校的硬件提升
邹先生的第二篇文章有些无中生有,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评论,例如,他的评论指笔者批评有关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是无厘头的说辞。阅读再三,仅在笔者的初探统考新定位中提到“独中的优势肯定不会仅是统考的机制及受承认度,同样重要是其积极校园文化、人文素养、……及硬体建设。”不只没批评独中的硬体建设,还大力肯定!邹先生犯糊涂了。
邹先生评论笔者〈初探关中解决方案〉是“反刍他人的饭菜”,是“穿上别人的衣服上场”。笔者所列出的三个建议方案,是综合华社各方沸沸扬扬讨论中,归纳出较具可行性的方案,重要的是它们是否可行,而不是在这之前,是否有人先提过相同或类似的方案。
上述第一方案已为华总方天兴以“不走后门”公开拒绝。第三方案则是没人反对的长期方案;而第二方案看来似乎尚有尝试的空间,即“董总考试局正式去函知会教育部关中生要报考统考,作为正式备案”。这方案和早期新纪元学院处理方式大同小异。邹先生可以不赞同,但笔者倒有兴趣听听董总其他领导人及董教总独中工委会的意见。
至于邹先生坚持要用贬词来称呼关中为“变种国中”或“私立国中”,笔者也没法子。笔者只阐明关中在法令上可称为华文私立中学,而没有所谓的“私立国中”,因为私立中学和国中是隶属我国两个不同教育体系,而所有私立中学都得接受KBSM。
至于邹先生为何认为宗教私立学校和华文私立学校是“非同类项的对比”?他没多加解释。笔者建议借鉴宗教私立学校之处,是指明即使是强迫性报考政府考试的私立学校,IKRAM也应用此法令设立三十九所非营利宗教私立中小学(每年目标增加三所),贯彻其宗教教育。为何华社不能提供多些华文学校(即使是非营利华文私立学校)让华裔子弟在没有独中的地区接受一部分华文教育?这样的建议就会“埋葬我们华教事业的过去和未来?”又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例子。
纵观邹先生的上、下二文,其第一篇还保持君子和而不同的风度,行文还算带着相互探讨的语气。文章收尾提到“董总……,一改过去一味斗争的生硬态度和僵化作风”,不知是反省自己团队的以前作风,还是探讨前几任领导人的作风?
邹先生第二篇文章则充满火药味及极尽嘲讽、抹黑和大扣帽子的能事,有的没的混杂论述,先是嘲讽笔者“若首捐款亿万身家无条件的支持华教”,又说笔者关中三个解决方案是“反刍他人的饭菜”,严厉责问“是誓死颠覆华社及整个华教系统为己任?”“处心积虑埋葬华教?”这种扣帽子的做法想把笔者扭曲成华教敌人来质疑。邹先生在自己文章的开头提出很高的讨论准绳和要求,但他在本身的论述中,无法体现“严谨治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风范。
笔者参与华教运动近三十年,自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会因人废言,也不会因人盲从。对于华教的奋斗轨迹,笔者感同身受;对华教的当前与未来,笔者不会原地踏步,不会自我捆绑,不会以危言耸听来推卸拓宽前路的探索和实践。华教工作者或许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大家有求同存异的胸怀,彼此相互激荡、相互砥砺,携手共进。
8/10/20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