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2, 2012

《林晃昇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英迪基金主席 : 陈友信


林晃学术研讨会的举行,除了是缅怀林晃外,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探索林晃在华教及民主斗争历程中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启示及值得学习的典范。
回顾历史,如果没有华教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我们很难期望华文教育可以坚持走到今天。多年来面对政府政治强权的压力下,华文教育走了一段崎岖坎坷的道路。在七十年代初期,华文独中的办学陷入低潮,其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危机。在政府废除小学升中学考试后,华文独中面对严重的学生来源短缺问题,更被视为收留落第生的补习学校,独中整体士气低落,能否生存都令人怀疑。
为了使华文独立中学能起死回生,1973年在林晃昇及胡万铎等人的努力下,独中复兴运动风起云涌的展开,这一运动获得华社的积极反应与支持,总算改变了独立中学的命运,各地的独立中学后来逐步走向稳健发展。经过3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独中工委会在推动独中办学的历程中,无论在课本编纂、举办考试、师资培训、技职教育、学生活动、升学辅导、出版业务、资讯收集、基金筹募、奖贷学金等方面均作出有目共睹的成绩
在申办独立大学上,林晃昇在1977年主持独大有限公司理事会,就积极开展轰轰烈烈的请愿书运动,1978年向最高元首申办独立大学。1981年独大案件开审,最终败诉。1982年独大上诉,但还是无法扭转联邦法院的最终决定。这也对暴露了当政者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打压独立大学,林晃昇期待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必须是由小学中学到大学还是落空。尽管独立大学没有成立,但林晃昇争取设立独立大学的艰辛历程让人动容,而他的精神更感召了许多华教热心人士前赴后继的为华教献身献力。
此外,坚持统考的进行,林晃昇顶着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淫威压力下毫不退缩,结果政府自己因为理亏而不敢轻举妄动。林老总领导的魄力再次显现,身先士卒的顶着风浪走在前路,令人无不折服与钦佩。
除了对母语教育的坚持与对政府的不妥协,林晃昇也是民主人权的积极推动者与捍卫者。他从民主人权的角度出发,反对国家文化政策及发表华团宣言。1971年通过的国家文化政策,明显的完全忽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而只以马来土著文化为基础。这种单一的文化思维后来一直在各方面影响了国家在贯彻的语言文化及教育的政策。林晃昇在十五华团领导地位下,拟定了多件历史性的华社反映民意的文献,如国家文化备忘录,华团宣言等,为华社运动指引了方向,也提高了华社多元民主思维的理论基础。
独大的败诉,林晃昇萌生三结合的概念,目的是要结合执政者在野党及民间组织共同来捍卫华教,1982年后来才有“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口号。
1987年教育部调派不谙华语华文到教师到华小担任行政高职,林晃昇也无畏无惧的带领华教人士向教育部施压,后来局势演变,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形成种族的对立,政府最终采取所谓的茅草行动大逮捕,林晃昇作为华教的领导者,无法幸免,锒铛入狱。茅草行动不但没有挫败林老总的斗志,反而使他越战越勇,展现了领导人的坚定意志力。
三结合的策略要改变华教的命运,效果不大,林晃昇总结经验后,在80年后期果断地根据当时的政治情势而另立策略,转而提出了两线制,提倡政治制衡,以“促进两线制,壮大反对党”的口号,掀起政治的新风潮。号召了一批同道,经过茅草行动监狱的考验及思维的沉淀后,考虑到国家政情需有所突破以带动全面,在1990年林老总义无反顾,断然请辞董总主席,以身作则加入行动党,展现了他的言行一致,敢做敢当的领袖气魄。
我们看林晃昇的事迹,是要发扬其崇高的为国为民献身精神,也希望给后人树立学习榜样。至今华文教育的风风雨雨没有停止过。国家单元思维依然横行霸道,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而林晃昇为华教,为民主人权的奉献精神将永远带领我们继续前行,林晃昇虽然离开我们,但他高风亮节的伟大精神就像一个巨人,永存在我们心中。
谢谢。
2012-5-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