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7, 2011

华教运动:围城与蓝海


1996年年轻学者曾庆豹发表论文“华教运动:动或不动?”,公开表达担忧华教运动退化为华教工作,华教机构定型成官僚技术体系,而华教人士成了技术专家。这文章引起华教内部的争议是意料中事。

这次刘镇东要我推介他新出版的文集《华教运动:动或不动?》,用上前述争议性的句子为其书名。这位青年政治学者兼政治工作者想来似乎觉得当年庆豹的文章所引起的讨论不够深入,想要在华教发展方向的议题上再次激发思考。他认为没有社会性抗争策略的华教运动,不透过策略性的政治扮演和社会的教育,就不能社会动员,就无法动起来!从集思广益,了解新生代对华教事业的思维这个角度出发,这本书的出版是合时又有意义的。

华教运动的本质,在于华社没有受到公平对待;华教运动更是华社多年来追求公平自由多元开放的总诉求的主要部分之一。只要民主人人权持续不受尊重,只要政治上依然是单元种族思维主导,华教问题就难以彻底解决。

审视华教的发展趋势,我倒认为除了“动与不动”的议题外,尚可从被动与主动的角度出发,或者是围城心态和蓝海思维。

根据多年来的观察,整体上华教运动比较趋向被动,长期困在围城,比较少主动地、从蓝海思维出发,善用全球化的趋势,为华教拓展有别于传统的出路和特色。

当然,围城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因为华教尚未平等,另一方面则是惯有的思维主导行为模式;具体而言,包括(一)单元教育政策的束缚、(二)忙于应付有关当局所引起的行政偏差、(三)华社对中长期规划重视不足,也缺乏战略思维、(四)华教组织重硬体轻软体的习惯性思考。

刘镇东以新纪元校友身份,从当年学生会主席至如今校友会会长,以华文教育过来人,针对新院个案解剖华教问题,同时省思大学理想,字里行间聚焦于华教发展的大方向。他立论独颖,对各方人士看法都有其相同与相异之处。就华教运动的现况,这也许会触动不少“地雷”,但他看来无惧无惑。我对其言论思维虽不尽然赞同,但欣赏其勇气、热诚及对华教的一片丹心。

他认为自己对华教运动的关怀“发自于对社会正义的追寻。华教的遭遇,只是不义的其中一表征”。难不得他目前会投身政党政治,继续其政治改革的长征。

《华教运动:动或不动》一书从校园文化及学术建设着笔,谈至对新院的期待及诤言,进而论至华教运动的定位,甚至提出要新院出走“南大模式”,期许新院针对新时代需求重建新的发展格局。他跳出习惯领域思考问题,往往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论述,如:议论三院九系的迷思,强调走小众路线,不拼学生人数的办学方法,专注人文关怀,甚至其对新院开办农业水产等科目的评论,都值得参考论证。对其言论即使不能苟同,也不失为新时局下的华教发展契机,做理性的省思。

至于其对华社三间学院合并为大学的努力方向,则提出整合资源(如:图书联线互借、学分转移标准)及设立同等行政制度(如:教职员升职/薪金制度,最低收生标准等),而最终模式则推荐美国大学系统,允许各校拥有自主校区的策略联盟。

华教运动急需大批年轻接班人,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管道与热心华教的新生代沟通,通过理性的交流,彼此相互学习,寻求共识,甚至求同存异。也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华教运动后继有人,华教事业与时并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