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雪华堂新届领导层在竞选期间,曾经力主跨越策略,即要跨越媒介语、跨越族群的隔阂,更要跨越国界的隔离。最近,隆雪华堂连续举办了两场引人注目的跨越华语/族群的活动,倒也引起了一些评论。这两场活动是讨论“阿拉课题”及“华小培养抄袭者”的交流研讨。
这场由历史学者
会后,继续收到不少关心华文教育者的各类看法。当中有赞许支持者,也有不以为然甚至不满之声,认为无须为不懂华文教育、坚持单元源流教育者提供发言舞台;甚至以为“与夏虫语冰”是浪费人力物力,对“背叛华族”之人不屑一顾。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无可否认,对从不了解华教历史、对华小教育思维一片空白的人群解释华教课题是如同与夏虫语冰,十分不讨好!但我们不能为了省麻烦或为了怕“敏感”,而把问题扫进地毯或采取围城心态,城内城外各自抱持异见,继续为与自己立场对立但命运相关的其他国民作无谓的喊话,但又不理性交流。
促成理性交流平台
隆雪华堂这一次发出交流会的“帖子”,不仅促
希望这次的交流在国文和英文圈子能够激起理智的涟漪,让英巫社群对华教有多一份了解,少一份困惑和误会,并肯定多元教育源流在大马是资产,毫不损害国民团结。
隆雪华堂在“阿拉”字眼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举办了另一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交流会。会上主讲人除了一位是华裔基督教徒,另外7位是巫裔回教学者和宗教司。这7位之中,有4位是以开明思维来解释阿拉字眼,形成立场分明的两个对立阵营,各自以《古兰经》来引经据典进行和谐理性又针锋相对的议论。在中华大会堂的大礼堂出席的800多位公众,巫裔占了八成。一个华团的建筑物能成为巫裔友族讨论其宗教争议的场合,这肯定是空前的。
处于此多元种族社会,华裔人口的下降是不争的的趋势。我们必须尽速建塑一个相互制衡、包容性高的理性公民社会。只有这样的改革转型,处于少数族群社会地位的华族才有美好的明日。
而任何的转型,跨出第一步是最艰难。
为了下一代的未来,我们没有选择,只有穿越种族心墙,走出围城思维,而不是坐以待毙,或希望别人先行动,只有打破种族围城,马来西亚才有希望!
(本文曾刊于《星洲日报·言论版》,2010.02.0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