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3, 2025

第96次董总各属会联席会议

日期 : 2025年10月4日(星期六)

时间 : 上午9时30分

地点 : 亚罗士打星城大酒店


吉打州华校董事联合会主席庄俊隆,

砂董总、各董联会、董教联合会的主席及代表,

各位同道,

董总行政部同仁,大家好!

今天能与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华教课题,我感到无比欣喜。首先,我谨代表董总,向来自全国各地、不辞辛劳前来参会的代表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问候。

值得一提的是,吉打董联会自2011年承办第83次联席会议后,时隔14年再次担任东道主。此次会议能够顺利召开,有赖吉打董联会的周全筹备与辛勤付出。借此机会,我要向庄俊隆主席及全体同仁表达衷心的感谢,并请在座各位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意。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10个属会的30位代表报名参与。自1976年在霹雳召开首届联席会议以来,董总各属会联席会议已延续近半个世纪,逐步发展成为巩固属会联系、共享工作成果、交流课题经验的重要平台,并在推动华教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今天,我也希望借助这一契机,向大家汇报近期华教事业的重要进展,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规划与展望,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 砂拉越 、沙巴 和雪兰莪政府 :统考 生 升学与就业获支持

2025年8月,董总先后拜访砂拉越政府及雪兰莪州政府。雪兰莪州务大臣表示,持统考文凭(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者不仅可申请进入雪兰莪大学(Universiti Selangor, UNISEL)深造,同时也可应聘州政府属下的官联公司(Government Linked Company, GLC)。与此同时,沙巴政府日前宣布,持有统考证书的学生即日起可以申请就读沙巴公立高教大学院校,如沙巴基金会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Sabah Foundation, UCSF),并允许统考生申请由州政府资助的教育奖学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与砂拉越早有的相关政策相呼应,更标志着统考文凭的地方性承认,已从教育领域拓展至就业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回顾过去,自2020年以来,槟城、霹雳、雪兰莪、马六甲、森美兰、砂拉越及沙巴七个邦/州政府,涵盖不同政党执政阵营,皆曾先后宣布承认统考。然而,部分州属因领导层更替,相关政策出现变动与不确定性。因此,董总在此呼吁各属会应积极配合,主动与所在邦/州政府保持沟通,核实并掌握第一手信息,以厘清目前究竟有多少邦/州仍然维持承认统考的立场。地方政府对多元教育文凭的接纳,不仅提升了统考的社会公信力,更为跨族群教育公平树立典范。


二、 与政党商讨统考承认课题

2025年,董总积极与主要政党就统考文凭承认问题展开交流。3月12日,董总与马华公会进行交流;3月20日,再与民主行动党及民政运动党会面。双方就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增进了互信,也为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政策突破提供了方向。


策略方向

1. 考虑将被承认 diiktiraf)调整为被接受作为入学资格 diterima masuk sebagai syarat kelayakan),以提升社会与政策接受度。

2. 比照国际标准,分阶段落实:建议高等教育部参考 A-Level、 IB等国际资格的模式,率先在部分国立大学 ,如马来亚大学试点接受统考文凭, 再逐步扩大实施。

董总呼吁

1. 政府应尽快启动承认统考的正式程序,进入实质性落实阶段;

2. 各政党,尤其华基政党,应与董总携手,共同向政府传达社会的共同诉求;

3. 政策应比照国际标准,以学术与专业角度客观评估统考,使讨论回归理性与务实。统考承认,不仅关乎华文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国家如何善用人才资源与促进多元团结的大局。


三、 独中教改进展:高中三语口语评量与理科实验评量

董总正积极推动《华文独中教育蓝图》的落实,重点聚焦三语口语能力、科学实验教育,以及数理与人工智能教育等关键领域。近期主要进展如下:

1. 三语口语评量: 2025年,全国共有41所独中高一学生参与高中三语口语评量先行计划。《高中华文口语评量(先行版本)》已于4 月2日正式发出,并于5月11日召开线上说明会,向教师与学校说明实施细节 。

2. 理科实验评量:同期,共有27所独中高三学生参与 高中理科实验评量(物理、化学)先行计划 。相关《指导手册》已于3月6日发布,并于3月19日召开前置会议,统一评量方向与实施标准 。

3. 同步扩展:6月21日,董总召开 高中生物实验评量说明会,邀请四所代表性独中参与。其后,董总亦陆续走访相关学校,就评量的执行情况进行考察与交流,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


四、 争取豁免电子发票( E-Invoice)及销售与服务税 Cukai Jualan dan Perkhidmatan, SST)

2025年7月30日,董总与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进行交流,并于8月11日正式致函财政部,提出三项主要诉求:

1. 豁免电子发票( E-Invoice):建议为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及非营利教育机构设立豁免机制,以减轻学校在行政与财务管理上的额外负担,让校方更专注于教学与育才。

2. 延续教育筹款免税资格:呼吁政府延续并进一步明确教育建校基金及各类捐款募资活动的免税政策,藉此激励社会大众持续支持华文教育,形成更长远、更稳定的筹资渠道。

3. 豁免销售与服务税( SST):建议政府对学校建设、维修及设备采购项目全面豁免 SST,以有效降低学校运行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并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与教育条件。

董总强调,上述三项诉求不仅旨在纾解华文独中及非营利教育机构的财务与行政压力,更是确保教育资源能够集中于师资培育与学生学习的关键举措。


五、 大学录取制度亟待改 革 ,确保透明与公平

近期,多名在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ijil Tinggi Persekolahan Malaysia, STPM)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却在大学录取中高分落榜、无缘心仪科系,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凸显我国大学录取制度存在结构性问题,亟需改革。

1. 短期层面:政府应合理设定各招生管道的比例,确保STPM的录取名额获得优先保障,并且高于其他招生管道的总和,以维护考生的努力成果与公平竞争的原则 。

2. 长远层面:应推动 STPM与大学预科班的制度融合,并广泛吸纳教育专家与学者参与改革设计,确立透明与公正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录取不公的问题,避免优秀人才因制度缺陷而流失海外 。

董总强调,政府必须坚守教育的公共性与学术标准,坚持“本地生为主”的原则,并对大学自主招生予以规范与监督。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优秀学子不因制度不公而被边缘化,使教育真正成为国家进步与社会团结的基石。


六、 华教高峰会议十月召开,凝聚共识共绘蓝图

由董总、教总及独大联合主办的“华文教育高峰会议——建构华教共同体,迈向高素质教育”将于10 月25 日假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

1. 巩固互信、强化合作

2. 推动具体教育政策倡议

3. 汇聚社会资源、凝聚支持力量

4. 共绘华文教育长远发展新蓝图 。

截至目前,已有 27个单位确认协办,大会亦将邀请联邦部长出席开幕,充分显示其全国性影响与层级高度。

在此,我谨呼吁各属会积极委派代表踊跃参与,共同为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力量,共绘蓝图。


七、 华教综合大厦工程稳步推进

董总推动的 华教综合大厦工程 已于今年4月初正式动工,工期预计16个月。截至目前,整体进度已达 17%,与原定计划一致,施工现已进入第三层楼柱等基建阶段,各项费用亦按期支付,工程顺利推进。

截至9 月15 日,“华教综合大厦暨未来教育基金”共筹获 RM3,606,096.48。值得一提的是,雪兰莪州务大臣及砂拉越人联党主席已先后公开表态支持此项建设,充分体现了跨党派、跨地域的广泛认同,也显示华教发展已超越政治分歧,逐渐成为社会多元共识。

大厦落成后,将集教研、行政与文化功能于一体,为华文教育的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董总亦计划于11月至12月举办系列筹款活动,包括“吕佩橙教授巡回讲座”与“杨瑞清新书预售见面会”。在此呼吁各属会积极参与与支持,共同为建设华教长远基石贡献力量。


总结:

华文教育的每一步进展,皆有赖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共同奋斗。从华教综合大厦的建设,到统考承认的政策突破,再到华教高峰会议的筹备,处处凝聚着华社的期望与信念。

让我们继续团结一致,携手努力,创造并把握有利环境,推动华文教育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在此郑重宣布:第96次董总各属会联席会议正式开幕! 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北京华文学院七十五周年校庆之“海外校董校友嘉宾座谈会”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主席陈友信发言稿

2025年9月25日


各位尊敬的北京华文学院领导、嘉宾、校友们,大家好!

今天能够在北京华文学院七十五周年的校庆盛会上,与各位一同分享经验与展望,本人深感荣幸。我谨代表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董总),热烈祝贺北京华文学院。七十五载薪火相传,北京华文学院为全球华文教育事业作出卓著贡献,也为海外华教工作者提供了坚实支持与精神鼓舞。


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与文化并存的国家,华文教育在这里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最早期的华人移民设立私塾,到二十世纪初因中国新文化与革命思潮的影响而兴起的新式学堂,华校逐步在殖民体制的夹缝中建立与扩展。

独立前后,政府教育政策逐渐朝向单一语文化,令华文中学的生存遭遇重大挑战。当时,部份学校在津贴与自主之间被迫抉择:接受政府补助但转型为国民型中学,或坚持华文教育而放弃任何津贴,自力更生,成为独立中学。最终,华教领袖带领华社选择了后者,以“宁可没有津贴,也不能没有独中”的精神,延续了母语教育的火种。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独中面临经费紧张与师资不足的困境。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民间再度发动救亡与复兴运动,尤其1973年自霹雳州掀起的独中复兴浪潮,促使全马六十所独中在社会合力支持下逐渐稳固。董教总随后成立专责委员会,拟定发展方针,推动教材编写、统考考试、师资培训与升学辅导,逐步建构起较为完整的母语教育体系。

今日,华文小学与独中在华社呵护下已成规模,不仅延续传统文化,也在学术与行政上日渐成熟。与此同时,华文教育的奋斗历程也塑造了华社坚毅的精神:在逆境中自力更生、团结抗争,既是教育运动,也是社会运动,成为海外华人文化坚守与发展的典型案例。


二、大马华教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发展至今已具规模,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它仍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结构的转变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华裔人口比例逐渐下降,导致学生人数增长放缓;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改变了家庭结构和教育观念,新一代家长对教育的期待更加多元,不再只是出于文化传承的考量,更关注升学与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其次,学生族群的组成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华小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非华裔学生,这一现象既显示了华校在社会中的吸引力,也对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和校园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坚守母语教育核心的同时,兼顾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

第三,国际化趋势和教育市场的竞争也不容忽视。随着国际学校在马来西亚迅速增加,家长与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华校在师资素质、课程专业化、教学方法现代化等方面都必须不断提升,否则难以维持竞争优势。

此外,华教运动在话语和战略上也需要更新。过去半个世纪的重要文件和蓝图,为独中发展提供了方向,但时代在前进,人工智能、数位教育、社会情绪学习等新议题不断出现,传统论述已不足以回应新的挑战。未来的二十年,华文教育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理念上有所突破,在实践上积极创新。


三、展望与方向

展望未来,马来西亚华教的发展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著力:

首先,在教育专业化方面,需要更系统地推动教师培训和学术研究,让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够与全球教育趋势接轨。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评量方式、数位化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上,唯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在母语环境中接受优质教育。

其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马来西亚华校不应只局限在本土范围,而应主动与中国及世界各地的华文教育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互访、研讨和联合培训,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拓展视野,也能为华文教育引入更多创新资源。

第三,必须建立跨世代、跨族群的教育共同体。随着非华裔学生人数增加,华校不再只是华人社会的教育堡垒,而逐渐成为国家多元教育的一部份。如何让华校既保有母语教育的文化根基,又能成为不同族群家长与学生的共同选择,这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最后,面对政治转型、社会阶级更替和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华文教育需要及时调整论述,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理念。唯有不断创新思维,积极回应社会与世界的变化,华校才能在未来继续发挥其独特价值,稳固其在多元社会中的地位。


四、董总与北京华文学院的合作缘分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华文学院一直是董总的重要伙伴。早在2005年,彭俊院长就率团访问董总,奠下交流基础。此后,不论是2009年、2016年还是2018年的董总访问团,均拜访北京华文学院,获得到热情接待与协助。2019年,周虹院长一行亦回访董总,进一步巩固双方联系。北京华文学院从2009年起,长期赠阅《世界华文教育》期刊,让我们掌握全球华教最新动向。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在今年十二月举办的 “华文独中文史科教师教学(北京)研习班”,将有四十位来自大马独中的文史科教师齐聚北京,接受系统培训与交流。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与教学应用、跨学科教学设计、心理辅导与正向教育等,还包括丰富的文化考察与课堂观摩。我相信,这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推动独中教学理念的革新,开启双方未来合作的新里程碑。


五、结语

七十五年来,北京华文学院始终坚持“为海外华文教育服务”的宗旨,影响深远。董总与北京华文学院的合作,也从单纯的交流走向实质的联合培训、学术互动与文化互鉴。这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起点。

放眼前路,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仍将面对复杂的政治、社会与国际局势。但我们深信,只要华人社会继续团结,坚守母语教育价值,并与北京华文学院等海内外伙伴紧密合作,我们必能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再次祝愿北京华文学院七十五周年校庆圆满成功,桃李满天下,薪火永相传!

谢谢大家!

董总新闻发布会

日期 :2025年9月20日(星期六)

时间 :上午1时正

地点 :董总A401会议室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莅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董总,就近期华教事业的重要进展向各界作出汇报,并分享我们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展望。


一、隆中华艾美娜学校获批报考统考,缓解雪隆区学额压力

董教总于2025年8月23日正式向隆中华艾美娜学校移交报考统考批文,宣布自2027年起,该校学生可参加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UEC)。目前校舍建设工程已完成40%,预计2026年9月竣工,2027年1月正式开课。

这一批准回应了雪隆地区长期存在的独中学额紧缺问题。据统计,每年有超过2000名华小优异生因学额不足无法进入独中。隆中华艾美娜分校的设立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为更多学生和家庭提供机会。这项批准不仅是对隆中华教育理念的肯定,也回应了社会对于增加独中教育机会的期待。


二、砂拉越和雪兰莪政府认可并支持统考生升学与就业

2025年8月下旬,董总先后与砂拉越政府及雪兰莪州政府进行政策磋商,取得显著成果。雪州大臣表示,持统考文凭(UEC)者既可申请进入雪兰莪大学(UNISEL)深造,亦具备资格应聘州政府旗下官联公司(GLC)。此举与砂拉越先前政策相呼应,显示统考文凭在地方层面的认可已从教育领域扩展至就业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地方政府对多元教育文凭的接纳,不仅提升了统考的社会公信力,也为跨族群教育公平树立了典范。


三、华教综合大厦获跨党派承诺支持,资源整合迈向新阶段

董总推动的“华教综合大厦”建设计划近日获得雪兰莪州务大臣与砂拉越人联党主席公开承诺资金支持。这一跨党派、跨地域的支持,反映华教建设已超越传统政治分歧,成为多元社会共识的象征。该项目将整合教研、行政与文化功能,为华教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支持。


四、华教高峰会议十月召开,凝聚共识共绘蓝图

由董总、教总及独大联合主办的华教高峰会议,将于10月25日在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会议旨在凝聚华教组织、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学者之力,共同推动教育政策倡议与社会资源整合。 

截至目前,已有27个单位确认协办,参会名额将按协办团体、董总属会及主办单位分配。会议聚焦四大目标:

1. 巩固互信、强化合作;

2. 推动具体教育政策倡议;

3. 汇聚社会资源;

4. 共绘华文教育新蓝图。


此外,开幕礼亦将邀请联邦部长致辞,凸显会议层级与全国性影响。

从统考通路拓展、跨党派支持到全国性峰会筹备,2025年成为马来西亚华教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些进展体现了华社多年的倡议成果。未来,如何将政策承诺转化为实质资源,并通过制度性合作持续推动华教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课题。

各位媒体朋友,华文教育跨越百年风雨,始终在挑战中砥砺前行。尽管前路充满变数,但我们深信,只要社会各界团结一致、携手同行,华文教育必将持续开拓新局,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董总郑重承诺,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团结、专业、进取的理念,与所有关心华教发展的伙伴一道,共同守护和推进这份教育理想。我们也衷心希望媒体朋友能够持续关注、报道并支持这项关乎文化传承与人才培育的重要事业。

华文教育的每一步进展,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从华教综合大厦的建设启动,到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再到高峰会议的积极筹备,每一举措都汇聚了华社的深切期望与坚定信念。我们始终坚信:

1. 教育是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根本力量;

2. 华教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3. 此时此刻,正是我们携手革新、共攀高峰的契机。

董总将以开放、专业的态度,持续引领华教事业向前迈进。我们更诚挚呼吁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并肩努力,共同培养既具竞争力、又深具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人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