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定竞选华总会长一职时,确实有些朋友感到纳闷,在教育企业界已有些成就的友信,为何要去背负、承担华总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担子与责任,这是何苦来哉呢?
今天在英迪集团所取得的成绩,我并不觉得是非常特出的成功。我只是尽心朝教育普及化的目标努力,尽力与英迪同仁把高等教育事业推向高素质、高品质,并在国际民办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说真的,我只是尽责地去做好我应该做的工作,我相信从事百年树人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这样做!较贴切的说,我是很幸运的找到了在民办教育领域的方向,也找对了自己的生涯规划在民办教育的定位。
或许有人会以名、利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对我来说,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除了有能力拓展个人的事业,照顾自己的家庭外,有颗热诚的心关怀、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生存才有价值!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才是富足有味!这样的人生,我认为,才有成就感!才算圆满!
社会责任这个醒觉,早在我年少时就已在心中萌芽!从小爱看书,从涉猎五四时期的名著,到阅读外国翻译小说,潜移默化中加强自己的社会意识。我不曾放弃,也不曾忘却,只是在等待适当的时机。自大学毕业从英伦返马后,20多年来,我在事业奋斗、照顾家庭及华团工作中游走,倒也在多个华团组织寻得一大批有志于服务华社,追求民主改革的伙伴。在华团工作历程中,自己也得到磨练,增进了社会经验。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播下的种子也会开花。早年为民主人权努力过,今日确也看到了累累果实。至于在我的下半场人生,我已准备展开追逐藏在心中已久的梦,即努力协助华团迈向另一个蜕变的新里程,展开另一个新面貌、跨越语言与族群的藩篱,既扎根华社,又要立足于多元开放的理念。
华社应以更积极和主动的步伐,在转型和变革中,与国家一起面对、一起发展、一起成长。华社务必怀抱更宽广的多元视野,全力打造一个与各友族平等交流的平台和桥梁;除了国内的华社动态,希望关怀的焦点也能投射在国家未来与全球趋势,尤其是加强我国与中国及东盟各国的互动互补。我将协力激励更多有抱负、有才干的华社青年和不谙华语的公共知识分子加入华团,责无旁贷的背负起国家建设的千秋大业。
我很高兴拥有一个理念、信念相结合,心境、意境相交融的团队;这个踏踏实实的团队队员包括了老中青,包括了各领域专才;大家都誓言充当为社会责任、为社会志业奉献、分享和付出的“发光体”!
刊载于25/9/2009《东方日报》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