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雪中华大会堂100周年庆系列活动
百人圆桌论坛:重建马来西亚
2023年12月2日
社会运动历程:民主意识从萌芽到开花
在我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时代感召下,马来西亚数年前终于实现了独立以来的第一次政党轮替。我国从摆脱英殖民控制到完全独立建国,经过了一甲子时光,已在民主转型的斗争进程中实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望尘莫及的民族共融和经济发展高度。
如追溯马来西亚的国家社运路线图,我们不能忘了当中无论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皆举足轻重的三大运动分水岭,即:① 处于民主意识萌芽时期的华团民主人权运动(1986年)、② 政改风起云涌的烈火莫熄运动(1998年)以及 ③ 齐心推动公平选举制度与治理机制改革的净选盟大集会(2007年)。
为国家建言献策的缘起:华团文献,一脉相承
论及我国华团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得益于众多有识之士、智囊团体和各路精英的共谋献策,我们也紧贴着时代的发展和精进,提出了各项值得政府参考,甚至直接引用的宝贵意见和行动方案。
从80年代的《马来西亚全国华团领导机构国家文化备忘录》、《马来西亚全国华团联合宣言》到迎接千禧年前面世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
在华总名堂下主催的《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因理念分歧转为隆雪华堂主导下由各族公民组织组成的行动方略联盟。如今隆雪华堂在庆祝成立百年之际,启动华社内部省思国家与族群的前路,拟定“重建马来西亚”建议书,并计划过后邀请其他具代表性的跨族群公民组织加入草拟一份凝聚全民共识的建国新论述,,意欲达到 “带动风潮,引导理念;拟定共识,行动方案” 之效果。
省思国家现况:政治转型,与时俱进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选变天,改变了国民对政治生态的认知观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颠覆了全人类的生活常态。
身处这个讯息万变的年代,我们必须拿出勇于改革的魄力与毅力。新常态需新论述,唯有紧贴时代脉搏,才不会轻易受到时代洪流的淘汰。
眼下国际地缘政治、国家政权和社会民生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必须从新时代挑战中确定新趋势和寻求新机遇,并探讨新思维与新论述,以提供国家转型的新动力。
华社变动:正视与回应
随着社会从物资相对匮乏到普遍充裕的年代,我国中产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愈见明显。加上跨族群思维在国内社会互动一直流于形式,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各族国民的日常生活。这些潜在危机都是华社必须予以主动的回应,而不必计较谁应先走第一步。
另外,华教也有必要随着时代变迁而重新检视其核心论述及实际内涵。我们必须注重华文教育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心任务,并从民族情感号召、族群权益捍卫,提升至成为推展全国各族母语教育兼专业化的实际工作。
国家挑战:种族、宗教、贪污
目前,我国面对的社会核心挑战已趋向宗教种族极端化,主要应对思路是必须妥善处理国民的内部矛盾及回应保守宗教势力的论述。
经济民生建设方面,在新政府集中资源的全力推展下,全国迎来后疫情的经济重建计划。事实上,我们这个年轻的国家,应该朝向实现全民共享,财富共创的公平政策规划的目标挺进。
另一项值得留意的课题是有关各民族的忧虑。不难发现,马来民族依然缺乏安全感,因此必须设法安抚马来民族的焦虑,让他们有信心确保马来主权不受威胁。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重振华社对国家、政府的信心。集中建设国民认同,尤其要正视包括东西马关系,在地理、文化与语境理念层面上的磨合。
跨种族互动不可少了各宗教文化之间的相容、共存及同理心。我们必须提倡、促进和贯彻各宗教对于共同普世价值的共识。
面对如此盘根错节的国家和社会结构,我们从民到官,从社会到政府都要上下一心,共同积极落实各应对方案, “接受分歧,容纳异己;和而不同,追求共识。”
事分轻重:形塑共识
从民众社会最底层培养起基本、健全的公民素养,塑造出独立思考和崇尚知识的社会风气,以沉着应对国际政治及国内政治暗流汹涌的变局。
从下一代做起,培养年轻人的危机处理、处事和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化解时代不公义带来的社会负能量,并拒绝社会陷入内卷的恶行循环,寻求世代间的共识。
拟定目标:构建与执行
谈到华团能力范围内可办到的事项,主要必须认清一个重点,即从理念宣导的层面提升至华团积极参与落实行动的社会工作。华团也要协助塑造新国民认同,培养出国民共识。要设法构建多元开放的大马论述。此举将有利于从民间释放生产力、提升国家竞争力,造福各族国民,并与世界接轨。
无论如何,最终的目标将会是包容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促进我国各民族间的共存共荣,凝聚官 / 商 / 民的力量。
最后,我们还要谨慎乐观看待由政府提出《昌明大马》(MADANI)的新国家论述,华团应支持此项以“支援贫困”为名的经济理念,即主要针对B40族群发出各项生活津贴,进行“精准建塑”扶贫生态圈。如此一来将能淡化国内种族性论述,不分族群地从真正意义上扶助弱势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