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19

华教走出去,开拓新路向



    「华教新路向」系列活动至今深获各界广泛支持,各项活动皆已陆续开展,并且逐步凝聚华社各界力量,对此我们深感欣慰,表示感激。

    
    我国在经历首次政党轮替后,政治与社会局势已产生巨大变化,而华教运动也必须有所调整以应对各种挑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华教运动核心目标不会改变,即“维护华教,发展母语教育,伸张人权,争取平等地位”。是以,「华教新路向」系列活动意指在坚持已定路线下,探讨通过华教运动不同途径以达到核心目标,依据局势评估与检讨,总结成绩经验再推陈出新,以新思维新策略方法因应新政局新常态新挑战,才能继续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华教运动,不忘初衷达成华教运动的终极目标。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们希望借由这些项目的推动,鼓励多项探讨与交流,并广纳新生代进入华教队伍。其实,华教运动包含教育专业与社会运动两大层面。在教育专业层面,华教需不断自我改进强化,推动全人发展素质。这计划陆续推出多元教育论坛、国际教育研讨会、独中教改讨论会,以及今日推荐的嘉庚大讲堂,将借以专家学者的分享交流,提升华文教育理论建设及专业发展。


    在社会运动部分,新路向系列活动的华教新论述乃强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论述的建立与拓展必将延续华教一贯的核心思想。其中,母语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已是国际公认,然而我们仍须结合在地因素,发展与深耕论述,并将之贯彻与推广在政策制定与具体实施。华教运动的基础就是群众运动,除了动员华社华团参与「华教新路向」的系列活动,我们也不忘多与其他友族教育团体沟通互动,让母语教育运动把根扎得更深更广。


    新论述涵盖面务必更广泛全面,以勾勒华教、华社对于新马来西亚的多元想象。除母语教育论述之外,华教运动也有必要进行其他相关邻域的研讨,如多元文化及本土文化、公民教育内涵、教育与国家竞争力、教育信息化及各教育改革具体课题,提供青年一代更广阔的创意思考空间,力求取得共识,以进一步丰富华教运动的理念建设及社众基础。

Monday, December 9, 2019

【70年·华商影响力】马来西亚:让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中新经纬客户端126日电(张燕征)1956年,陈友信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小康家庭,先后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分别获得土木工程荣誉理学士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3年,陈友信回到马来西亚创业,并于1986年创立了英迪教育集团。目前,该集团在马来西亚已拥有六个校区,成为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民办国际大学。

在担任英迪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的同时,数十年来,陈友信还一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及社团活动。目前,担任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联合主席、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署理主席等社会角色,并于2016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简称马中总商会)会长至今。

目前,在所有的社团角色中,马中总商会会长这一角色有特别意义。我通过用海外华人的身份语言,不仅可以推动国际交流,还可以协助巩固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马中两国互惠共利,并以海外华人身份讲好中国故事。陈友信称。
如今,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与20多个国家的数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院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一万七千多名英迪学生中,也包含了一千多名来自中国的本硕博学生。

情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谈及为何在马来西亚创办教育,陈友信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道,这与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坎坷发展历史有关。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很难就读国内的公立大学,因为政府给华人的教育配额有限,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大多选择国外的大学,而中学教育看似是本土教育,其实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陈友信称。

据了解,马来西亚中学分为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和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国民中学以马来文和英文为主;华文独立中学由华社人士筹资建立,以华语教学为主,英文为辅,是马来西亚华人拥有办学自主权的非营利学府。教学内容有别于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内容。

独中的学生可以參加「马來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主办的「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UEC)。值得一提的是,统考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却没有获得马来西亚各大学的承认。

“相对而言,华人非常重视教育,成绩也相对优异,但马来西亚的华人独中生毕业后,将去哪里深造呢?经济较好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出国,但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华人学生就没有门路继续深造,这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于是,我回国(马来西亚)后,就希望创办一个不分任何种族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民办大学集团。”陈友信称。

陈友信强调道,“很多华人不单单将中文当成一种语言沟通媒介,而是把中文当做母语来学习,很多华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中华文化熏陶。所以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华文化方面的认同感比较深。”

教育新模式推动英迪走向国际化

1986年,陈友信与4个朋友联合创办了英迪学院。第一年,英迪学院第一批学生只有37名,而到1988年,英迪学院新生人数就达到400人。目前,该集团在马来西亚拥有六个校区,包括一所综合性大学英迪国际大学,总计17000名在校学生。

据悉,英迪国际教育率先开创了与欧美名校互认学分的“双联办学模式”,为那些来自普通家庭却渴望接受国际高等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历的人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英迪国际大学提供大学学士双学位课程、大学双联2+11+2课程、大学预科课程、本科、硕士到博士各研究生课程等。其中大学双联2+1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英迪学院修读大学第一年和第二年课程,最后一年赴国际合作伙伴大学就读,在通过该大学的学术鉴定考试后获得该大学的学士学位。

凭借过硬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的视野,英迪教育集团迅速发展壮大。1996年,英迪教育集团从一家院校发展成为一家总院及三家分院。同年,英迪控股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并成为马来西亚教育事业崛起的时代新坐标。2008年,英迪国际教育集团与美国最大的教育集团劳瑞德教育集团结为伙伴大学,使其成为国际大学网络成员,并成功将英迪的教育品牌全球化。

“对英迪教育创办有重大贡献的是两位学者,一个是在马来西亚教育部退休的学者,还有一个是在政府大学里面的院长,他们帮英迪学院构思双联课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主要贡献。” 陈友信称。

陈友信深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陈友信介绍道,之前在马来西亚读华文中学的一名学生,统考成绩并不被政府承认,同时,由于经济限制,也没有钱去新加坡、中国继续上大学,于是选择来英迪学院完成了大学课程。“现在,这名学生也快50岁了,不仅在马来西亚拥有很大的企业,在中国企业中也担任总裁一职,可以说,英迪教育提供了在马的华人走向国际化的人生跳板。”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国际教育的杰出贡献,陈友信于2002年获英国考文垂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荣誉法律博士学位。并在2019年获得马来西亚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册封拿督(P.M.W.)勋衔。

担任商会会长,促进马中经济文化交流

上世纪90年度初,为了促进马中两国经贸发展与投资合作,加强马中政府机构及民间工商团体的联系,多个企业联合组成了非官方、非盈利、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2016年,陈友信被推选为马中总商会会长。

为了促进企业会员的自身的发展,马中总商会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举办讲座例会,组织考察团以及展览活动对接等服务。“我们一年大概会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举办300多场活动,总商会各州州分会受鼓励与中国不同省份对接展览活动,为马中两国的企业家提供项目交流合作的平台。”陈友信称。

据陈友信介绍,目前,马中总商会包括马六甲州、槟城州等9个分会,拥有1800多家企业会员,涵盖贸易、制造、金融、农业、旅游、教育、房地产、咨询等行业。
自参加总商会后,陈会长多次直接参与推展马中企业家大会。今年,陈友信除了主导组织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并首创了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MCYEC 2019),为孵化青年企业家创造平台,献谋供策。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强调民心相通和互利共赢的重要性,马中总商会在商贸交流过程中得到中国方面的很多支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华人子弟要把马来西亚文化和中华文化都要学好,这样才能从政治、经济各方面促进两国的深入交流。”陈友信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柯嘉逊博士书序 - 重温华教简史,前瞻华教未来


认识柯嘉逊,记得是1979年在英国曼彻斯特(Manchester)大学的学生活动。他当时在学生运动中是个挺有性格的才子。其悦耳磁性的嗓音,加上他在舞台上弹着吉他唱着爱尔兰民歌,谦和又深富亲和力的台风令人耳目一新。

至于下一轮令我印象深刻则是他在八十年代初与著名学者Chandra MuzaffarAliran期刊上就母语教育课题交手笔战,听说他是个纯英文教育出身,却又对母语教育理念华教运动深入浅出论述一番,确实令我这热爱中华文化者惊喜。

他返国后结识了林晃昇,沈慕羽等华教前辈,对他进一步决定于1985年投身于华教运动,肯定起着关键性推动力。他先在董总辅导处服务,在争取各美英等国大学承认统考为入校资格开疆辟土,经多届统考生在各大学的卓越学术表现,以至如今统考文凭俨然成了全球最受承认的中文版大学预科文凭。过后在15华团初创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时,他和陈庆年联手接下管理重担。他不幸于198710月茅草行动受囹圄之灾,离开监狱后在民权起义风潮中加入行动党做了一届的国会议员(1990 - 1995),在政坛施展身手。

在新纪元学院创办后,他又受重托当起第三任院长。他于2000年新纪元学院上任后,对树立并落实其创校理念校园自主·学术自由·学生自治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2008年柯院长不幸涉及新纪元风波。当时华教元老建议并在新纪元董事会和院方双方认可下,成立了四人调解小组,笔者为成员之一。经过一个多月根据资料及多次交流,有两件事项与院方无法达到共识:(一)是否准许学院系主任及行政主任自动列席理事会会议,(二)柯院长2009年的续约问题,结果调解小组无功而返。其实对院长续约问题调解小组」成员们也意见分歧,赞同与反对续约者各一位,而我与另一位则认为基于柯院长并无犯纪律错误,但因一方面已与学院董事会有纠纷,却又需时完成巩固3+0课程,结束其工作及顺利移交,因而向董事会建议让他延长聘约一年的折中解决方案(院长是三年一聘)。其实沈慕羽也发出公开函呼吁让柯院长多留一年,和气收场达双赢。最终因嘉逊被影射理财不清,而遭受不被续约的结局,导致柯院长于2009年入禀法庭力求洗清罪名,到2016年才达至所谓的庭外和解。然而对方公开宣称仅“表示遗憾而非道歉”,倒令局外人无从理解这庭外和解的原则。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华教运动的主要论述都是以中文书写,缺乏完整记录的英文版华教论述,以向英文社会介绍传奇性的我国华教斗争历程。嘉逊兄(他多次告诉我不必称他博士,直呼其名更为亲切)在1985年出版此书正填补了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受英文教育者、友族人士、国内外学者等。此书行文严谨,思路清晰,至今出了5版,称为洛阳纸贵也不为过。

当然要称为史书(作者谦称是简史),就得决定有所写有所不写,更应包含历史进程,知性论述,除适段的检讨总结,更有展望未来的着笔。以嘉逊投身华教运动之久,又兼有高深学养,我们对他有此期望也不为过。

如今在重印新版他能抽空再写了90年代后的华教史两篇,确也展示其用心之深。可能因其于新纪元事件后受伤害太重,亲尝了华教运动民粹份子的无理取闹与污蔑,再加上自己后期已没亲身参与华教运动,而对一些课题仅是数笔带过,如对新纪元风波的评论,阿拉伯字书法(Khat)事,关中案件等最近发生的华教课题。

嘉逊在华教运动既亲身体会华社民众对母语教育的执着信念,当然也因此运动曾走上民粹化恶质化的歧途而身受其害。华教十年内斗,消耗了华社民众对华教的热情,损害了华教运动接班人的培育,同室操戈,令亲者疼仇者快。嘉逊对此历程反思其因果关系,挖掘剖析华教运动潜在的弱点,进而勾画出因应新时代新挑战的华教共识及建塑华教共同体,从华教理念及教育素质,到拟定华教运动的同盟伙伴(改制华中,国中华文班/华文学会,师院校的华文师资班,大专院校的中文系等)的职责任务及定位,再加上与其他坚持母语教育的友族团体的互动支援关系。这些都是柯院长熟悉又热衷的课题,肯定可以为重振华教运动的风采增加动力。

处于转型关口的华教运动,既要传承优良的运动传统及理念,又得前瞻未来,为培育学子应付未来的挑战。在我国新格局下,华教工作者都需具备化被动为主动,突围而出的干劲。华文教育要在国家认同的共识下提升国文水准,要在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中追求更广泛更系统化国际认证,要在文明交流族群互动中推动国民交融及社区活动,当然更要在科技大潮中确保独中毕业生能兼顾科技能力及人文素质。

总之,要从国际教育改革大趋势中取经充电,从动态角度洞察华校教改的焦点,并坚持教育改革精准思维,与时俱进。

当然话说回来,我是通过这序文表达了我对嘉逊的另一层期望,以他的学者学养及社会使命感,肯定不会因在华教路途摔了一跤而沉默下去。他至今依然活跃于民主人权工作,但华教运动依然需要你,Dr.Kua